- 胡海燕;李硕;刘斌;
针对图像修复痕迹明显、模型训练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一种结合密集连接注意力块的图像修复算法。在生成器中引入精修复和粗修复二阶段修复网络,并在精修复网络中使用4个通道注意力块设计的密集连接注意力块;同时,增设VGG16特征提取模型,引入WGAN-GP作为判别器损失函数,以多损失融合的方式提高图像的修复效果。在CelebA数据集上验证模型的修复效果,该算法在主客观指标上均优于DCGAN、CE和DD这3种主流算法。
2024年02期 v.40;No.37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富宇;范亚甜;卢羿州;
针对目前管道保温结构优化算法不稳定、结果优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以满足国家散热损失标准等条件为约束函数的离散型数学模型。以BPSO算法为基础改变其位置更新规则,防止种群进化失效;采用自适应权重增加粒子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充分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避免出现早熟现象。应用改进的算法分别对普通蒸汽管道和核电站的蒸汽管道进行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满足国家散热损失标准等条件下取得最优解,可以为管道保温结构提供合理的优化方案。
2024年02期 v.40;No.37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董文厚;阮玉华;王涛;
随着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单片机嵌入技术的发展,传统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对共享多媒体教室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的整体架构出发,整合校园现有一卡通服务器和路由器设备,提出了一种共享多媒体教室构建方法。智能终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远程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使用一卡通、远程、动态密码进行控制开锁和电源总开关的通断,还进行开关门检测及语音提示,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室智能管理和节能,有效地解决了多媒体教室使用不充分、安排不合理、常亮灯等问题,同时还具有使用简单、智能化高、改造成本低的特点。
2024年02期 v.40;No.370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刘树林;杨艳瑜;李博;
Construct 3作为小而精的H5跨平台游戏引擎,强大的交互性和用户友好性使其在2D游戏开发方面独具优势。借助Construct 3重构经典射击类游戏“飞机大战”,通过Event Sheet实现游戏中背景循环滚动、动画导入、角色创建与随机运动、游戏难度控制、游戏变量控制等主要功能。经过测试,游戏可打包发布成Web、移动设备和PC端.exe格式,游戏交互、特效运行流畅,游戏变量与难度控制处于合理范围。
2024年02期 v.40;No.370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胡少云;翁清雄;
由于建筑领域问题包含复杂多样的领域专有术语,常见的文本分类算法在建筑领域问题分类上难度较大。为提高建筑领域问题的分类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融合RoBERTa和Word2Vec的建筑文本分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建筑领域问题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91.59%,分类性能较好;在通用数据集上,准确率均高于SVM、CNN等模型。
2024年02期 v.40;No.370 18-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朱俊杰;陈雪娇;
设计以STM32F103处理器为核心,搭载嵌入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示波器、简易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相册的功能。通过滤波和插值算法有效地消除了脉冲干扰,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阻抗变换、程控放大等处理,实现测量波形参数准确稳定。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波形信号精准度高,可以实现便于携带和低成本的要求。
2024年02期 v.40;No.37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 董明;牟云环;
为了确保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提出利用大数据全面服务教育评估,并基于Hadoop构建评测系统,在Hadoop分布式架构基础上,提出利用分布式算法对高校教学质量各方面进行评估。评测系统主要从学校管理质量、教师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业质量等4个方面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自下而上划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各功能子系统均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不同大数据的特点,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校管理质量大数据进行评估,采用分布式算法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业质量进行评估;当数据量较小时传统单机算法运行效率较高,当数据量较大(大数据样本)时分布式算法的运行时间明显少于单机算法,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运行效率优势越明显。
2024年02期 v.40;No.370 26-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 李宝智;张绛丽;陈孟祥;张毅;肖新凤;
在Web测试过程中,某些步骤所涉及的页面操作比较多,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页面DOM的结构和填充的数据重新构建测试代码的挑战。这样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和代码编写的工作量。每一次的页面测试基本都可以归纳为查找页面元素和处理元素动作。将自动化测试组件进行二次封装,可以减少测试过程中的重复代码编写,让开发人员专注于测试过程的数据编制。介绍一种在Python环境下,以外部数据驱动WebDriver实现自动化测试的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方法将页面操作的动作和填写的信息保存在外部数据文件中,将常用的执行动作和填写的数据组合为页面操作的过程封装为一个组件。利用此套组件,可以实现“数据-操作-代码”的分离,大大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开发代码量。
2024年02期 v.40;No.37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申海杰;李彩红;边倩;田新志;王卫华;
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结合人工智能背景以OBE理念改革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方案,采用案例式教学的原则进行整体实验方案设计,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案例中,探索“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模式。结合机器学习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以聚类算法为例,介绍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设计和课程思政方案设计等,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结合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该课程教学方案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2024年02期 v.40;No.370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 蒋俊荣;许杏;谭烨;韦春燕;
当前通信网络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缺乏关联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存在告警重点不突出、不能及时跟进故障处理进度、拓展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RESTful架构开发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优化监控流程,建立知识库使告警与业务相关联、告警与维护人员相关联,实现告警过滤、多参数统计、拖拉拽方式灵活配置通报内容、自动化通报等功能,对故障处理进行闭环管理。系统有较强拓展性,其中告警模块、业务关联模块及通报模块等核心模块可根据不同监控场景自主灵活配置,可应用于通信网络、广播、电力等行业。
2024年02期 v.40;No.370 38-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袁骏毅;侯晋;彭红;王天鹰;
为了探索利用互联网优化就医路径,实现肺部结节患者一站式的复诊流程,整合掌上医院、电子病历等软件,构建智慧复诊管理平台。该平台9个月内共服务了11 498位患者,复诊全程耗时显著缩短,总体满意度和预约专家爽约率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平台扩展了移动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体现了便捷就医的服务理念。
2024年02期 v.40;No.37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吕忠亭;朱丹妮;雷世斌;张婕;
高校在统一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的防控仍较薄弱,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威胁显得力不从心。为此,提出基于零信任体系的数字身份安全平台解决方案。引入零信任SDP技术搭建高校零信任安全架构,重构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授权平台,按功能划分DMZ微隔离区,实现用户身份统一管理、平台多因素多维认证、服务端口和设备信息对外动态隐藏、访问链接动态授权。结合四网融合场景分析校内外5G用户、校内Wi-Fi用户、校园网用户和校外互联网用户访问数字身份安全平台的准入方式。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智慧校园研究内容,也为高校重构和升级统一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平台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2024年02期 v.40;No.370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侯艳;王安明;李晴;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系统所暴露出的作业人员及列车位置信息不能及时实时获知、防护状态交互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安全防护方案,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实时定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列车的位置信息,传送给车站管理系统,经系统分析将相关信息传送至现场作业人员手持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发出列车预警信息,从而实现安全防护的目的。聚焦防护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分析卫星定位原理、分类及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原理,基于STC15W4K56S4单片机搭建定位数据采集系统,为验证定位算法的精度,借助串口调试工具在上位机对比2种高精度定位算法:载波相位差分和伪距差分的定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完全满足铁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定位需求。
2024年02期 v.40;No.370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 徐菲菲;陈雪军;
在制药生产线中,搅拌器是主反应器的主要组件,体积最大,结构相对复杂,与其他设备存在串联关系。如果发生故障,一方面需要停掉整个生产线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从而造成非计划停机的设备闲置损失;另一方面,突发性的非计划停机,会造成设备中的化学材料反应物质浪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标准齿轮减速箱的故障混合预测分析模型。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及变分模态分解,将转换的频域特征数据和幅值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融合,并将数据分为故障数据、设备带病运行数据以及设备健康运行数据3类,通过自注意力网络层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设备的故障,且在测试集的准确率达到83.61%,验证了实验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2024年02期 v.40;No.370 56-6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 李雅峰;
为了解决高低差场景中平坦度高的2D视觉检测乏力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和点云数据处理平台,融合3D点云格式图像和深度学习技术,建立微米精度、在线检测、成本可控的3D检测架构机制。采用相移和光栅投影结构光技术的硬件方案获取3D点云原始数据,基于强大的CPU和GPU处理芯片,对经过被测物体调制的光栅图案进行重新编码,并结合标定参数解算3D点云数据。对2D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升级开发,可对点云数据进行标注、学习训练和检测,并将3D硬件、3D软件和3D算法进行整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有利于3D缺陷检测系统的落地,为智能3D检测设备奠定算法和软件基础。
2024年02期 v.40;No.37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王天师;
针对现场安全监管数据库风险识别错误率较高、识别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面向典型作业场景的现场安全监管数据库风险识别方法。针对典型作业场景现场安全监管数据库中存在的异常数据,根据异常数据类型,分别采用移动平均线法和AR模型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灰色关联聚类算法提取数据风险特征;引入树突状细胞算法,将MAP作为抗原综合评价指标实现现场安全监管数据库风险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风险识别错误率更低、识别效率更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4年02期 v.40;No.37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张成玉;
为了有效提高机器人的智能交互水平,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的心理情绪智能交互系统。通过分离卷积实现深度学习,对人的面部表情(喜悦、伤心、气愤、恐惧等)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实验结果显示训练后的模型对面部表情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可达71.1%。系统分别设计了与6种不同面部表情向对应的NAO机器人肢体动作,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在2 s内完成识别并进行动作反馈,且连续10帧的识别结果较为准确。
2024年02期 v.40;No.37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梁瑞;
针对目前货运行业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无人驾驶货运系统。该系统通过摄像头扫描目标地址即可携带货物自动到达并返回,同时对于复杂货运场合可实现多系统独立工作。设计采用嵌入式芯片STM32F4和串级PID算法,通过K210和OpenMV摄像头模块采集地址和轨迹信息,实现货运系统的自动运送过程。经测试,该系统能准确完成货运任务,反应灵敏,性价比高,可广泛应用于货运场合。
2024年02期 v.40;No.37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 徐云松;
为了保证高带宽低时延5G网络用户信息的隐私性与安全性,设计一种用户信息加密认证系统。5G网络用户通过登录模块登录网络后,其信息存于数据库模块内,在控制模块的操控下,加解密模块运用加密器调用DKE-RSA混合加密算法,对用户信息实现加密与解密处理,获得加密密钥。认证模块结合单包认证与多因子认证,认证用户身份。密钥管理模块依据身份认证结果合理分配密钥,完成5G网络用户信息的加密认证。结果显示,该系统可有效加密与解密高带宽低时延5G网络用户信息,且加解密及认证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可提升网络的抗攻击性能及其用户信息隐私性,避免用户信息泄露风险。
2024年02期 v.40;No.37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陈端云;苏素燕;陈锦山;谢石木林;黄见虹;侯功华;
在当前配网差动保护过程中,获取差动保护判据时仅能对单一参数进行处理,导致差动保护效果受故障位置影响较大,对此提出基于5G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的配网差动保护方法。根据“充分式”思想进行配网充分式故障识别与分析,选用5G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进行配网端到端网络切片处理,获取配网通信网络部分判据,采集复合式判据,设定差动保护启动单元,实现配网差动保护。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无论故障点在保护区内或是保护区外,其使用效果均不会受到故障点位置的影响,保护装置可及时启动保护单元,维护配网运行的稳定性。
2024年02期 v.40;No.37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 单政博;张坤;邱生敏;孙雁斌;薛国权;辛阔;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调度操作效率评价能够从多维度评价线路操作效率、主变操作效率、母线操作效率;基于停电、复电、检修工作、许可的准时率,能够给调度操作提供辅助决策分析功能,以实现电网精益化管理。
2024年02期 v.40;No.37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庄莉;陈又咏;苏江文;董晓祺;王礼景;
软件流水线开发过程涉及不同的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监测指令行间出现大量延迟,严重影响了监测技术的复用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DSP架构的软件应用流水线开发监测技术。派发监测指令前,在取指站设置一个分支计数器,以目的地址作为依据,启动分支计数器,完成监测指令预取。采用BWDSP100芯片搭建DSP架构,将预取内容部署到DSP架构中,同时对内部代码库进行部署,优化代码循环监测内容。设计监测引擎内部结构,建立与流水线之间的联系,设置身份权限验证功能和多个功能节点,完善监测流程,实现对软件应用流水线开发的完整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面对开发环境的变化,所提技术在监测软件流水线开发过程中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和较高的监测效率,整体复用性得到了提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24年02期 v.40;No.37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沈伍强;沈桂泉;许明杰;杨春松;王召;
在快速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电力应用中,Spark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其配置参数空间大且参数之间关联关系复杂,基于经验通过手动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极其困难,故而提出一种基于Spark的配置优化方法。选取对Spark性能影响活跃的配置参数,通过MCMC采样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数据集;通过分层建模构建性能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在参数空间有效搜索应用程序的最佳配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使得Spark的性能相比经验调优平均提高了25%。
2024年02期 v.40;No.370 93-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邢雅;侯峰;吴培涛;冯洋;王宏;
为了更好识别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复杂的局部放电模式,利用特高频检测法和比例共轭梯度算法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并搭建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模型。结果表明,当时间为13.5 ns时,检测到2号传感器的放电信号,并且波形频率更高说明离放电电源更近。在训练集,悬浮与尖端放电的识别准确率为80.6%,复杂局部放电类型平均识别准确率为86.2%。在验证集,悬浮与尖端放电的识别准确率为83.3%,平均准确率为93.2%。设置30的隐含层数,此时数据分类的准确率为87.3%。这证明局部放电类型识别准确率较高,对检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2024年02期 v.40;No.37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杨民京;孟子杰;李超;傅伟豪;梁梓均;
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获得能源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开发准确的需求预测方法对于通过有效的系统运行确保能源效率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是k-均值聚类、贝叶斯分类和ARIMA的结合。以前的大多数研究都试图从供应侧管理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提出的预测模型适用于消费侧。实验中,对某市的实际荷载剖面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的最小错误率接近0.3,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2024年02期 v.40;No.370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李瑛;耿军伟;赵留学;陈波;
针对传统模型特征提取不够全面,词向量语义表达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结合ChineseBERT和多特征协同网络的电力设备缺陷文本分类模型。采用针对汉字优化的ChineseBERT模型提取文本向量表征,提高词向量语义表示的准确性。多特征协同网络全面捕捉缺陷文本局部和上下文语义特征。软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聚焦于关键特征的能力。在真实电力设备缺陷文本数据集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分类性能优于近期表现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F1分数高达96.82%,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2024年02期 v.40;No.370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周鑫;夏雨潇;王海峰;邓进;
容器又称Container,是一种基于轻量化的虚拟技术。轻量化特性使其在大数据平台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分布式机器学习方向,以Kubernetes和容器为核心的机器学习系统已逐渐成为行业标准。然而容器本身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尤其如容器镜像安全、容器逃逸及提权、容器漏洞攻击及利用等问题成为了运营及维护人员在实际容器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技术挑战。文章将系统分析容器技术在大数据平台中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安全问题,并结合实际的环境提供相应的轻量化安全防护技术。并设计了针对大量容器的镜像轻量化扫描方案,将容器镜像的扫描过程降到秒级;同时,针对大规模数据平台的容器监控方案,将监控的计算资源损耗(如CPU消耗)控制生产环境要求的10%以内;最后,这里设计的针对数据平台的容器网络监控方案,在不影响生产环境的业务条件下,能实现轻量化全流量监控。
2024年02期 v.40;No.370 110-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丰佳;张立志;宋文;汤洪杰;
应用精确的服务器能耗模型对能耗进行预测,可为资源调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考虑到云数据中心服务器能耗特征维度高、冗余特征难以判断的题,分析特征与特征之间、特征与目标值之间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的联系,并给出服务器能耗冗余特征的判断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冗余分析的服务器能耗特征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能耗特征选择算法在服务器能耗模型构建中的有效性。
2024年02期 v.40;No.370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李莉;陈文杰;梁珊;
基于某校五年的就业历史数据,构建大学生“未就业”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85%以上。并对未就业的学生的共同特点进行挖掘,找出和未就业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该模型可以帮助学生个体客观评估个人能力,降低期待,有针对性的弥补短板,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帮助就业学生工作部门找出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年02期 v.40;No.37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孔庆波;李文科;
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中文分词模型计算时间长、学习能力有限是目前困扰学术界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结合SACNN+CRF模型。该模型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CRF优势完成中文分词任务。最佳参数测试结果表明,SACNN+CRF模型的最佳隐藏数和最佳迭代次数分别为100个和200次。相较于BiSTM+CRF模型,SACNN+CRF模型的MAE、RMSE、MAPE三个指标分别提升了32.98%、41.89%、36.58%。所提出的SACNN+CRF模型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在中文分词任务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
2024年02期 v.40;No.370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霍奕宇;
为了准确预测腐蚀管道剩余寿命,提高预测精度,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鸽群优化算法(PIO)的快速学习网(FLN)预测模型,用于管道剩余寿命预测。通过PCA提取关键腐蚀因素,降低预测指标维度;采用PIO对FLN的输入权值及隐层阈值进行优化,提升预测精度。为检验模型效能,以某注水管道的50组数据为例进行研究,并与FLN、BP两组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CA-PIO-FLM模型的MAE、MAPE、RMSE分别为0.036、0.553、0.0014,均优于对比模型,证明了所构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注释管道剩余寿命。
2024年02期 v.40;No.370 126-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马占海;邵忠雪;严嘉正;马晓琴;薛峪峰;
提取速度过慢,提取位置不准确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提出高压电气设备故障信号低复杂度快速提取模型。建立了目标函数,构建了适用于高压电气生产设备故障信号提取的信息网络模型,对高压电气生产设备运行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根据数据类型和关键特征进行分类提取,代入运算程序进行故障检测运算模型,代入电气设备运行数据;引入改进后的遗传算法,选择适当的改进过程,实现对高压电器生产设备故障信号的低复杂度、准确、快速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精准地判断故障类型,提取速度提高了20%~30%,复杂度较低,工作效果更好,应用性能更强。
2024年02期 v.40;No.370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郭斌;吴明义;赵志坤;李晓鹏;张浩军;
为了减小施工过程对矮塔斜拉桥成桥状态的影响,以沙颍河大桥为工程背景,设计了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和综合监测云平台三部分组成,可实现应力、索力、主梁扰度、桥塔偏位等多种关键参数的连续自动化监测,并提供了监测预警功能。在自动化监测系统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案例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调整,结果表明:索塔偏位误差均控制在5 mm以内,斜拉索索力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主梁变形和应力所有一定误差,但均在可控范围之内,表明设计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于矮塔斜拉桥施工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2024年02期 v.40;No.370 134-136+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李志超;尹兴隆;何文洪;曹文刚;
在智能电网电力优化调度过程中,因求解目标分布范围较小,导致全局搜索能力较差,因此提出基于模糊隶属度的智能电网电力调度多目标优化方法。根据智能电网的工作模式,搭建电力调度架构。在电力调度架构中,从调度成本、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三个角度确定电力调度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设计模糊隶属度求解算法,获取多目标优化最优解集,采用通过模糊识别策略从最优解集内选取最终优化调度方案。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求解目标分布范围大幅度增长,全局搜索能力得到了增强,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水平。
2024年02期 v.40;No.370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 路学刚;赵莹;杨亚洲;何磊;
为了保证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解决现有有功功率调度模型存在的调度效果不佳、调度成本高的问题,对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度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选取大规模风电功率场景作为有功功率的调度范围,在该场景内模拟风电并网过程,分析并网后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根据功率时序特征的提取结果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预测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值。通过功率分配、调度量计算、约束条件设置等步骤,完成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调度。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调度模型相比,应用设计调度模型得到的有功功率输出结果更接近期望值,且调度成本降低了2.7万元。
2024年02期 v.40;No.370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从莉萍;沈剑文;王海生;
传统医院图书馆数据库文本分类是对指定规模文本的分类,无法针对特定用户的浏览内容实施分类。为此,提出基于协同过滤的医院图书馆数据库文本分类优化方法。将用户浏览数据库文本的特征看做物品,构建半自动编码器的协同过滤模型优化用户物品评分矩阵,使用平均评分修正因子、热门物品惩罚因子改进相似度计算。引入注意力机制构建CNN-SVM分类模型,将用户文本浏览特征作为输入,实现文本分类。测试表明,该方法构建评分矩阵的RMSE最低,推荐图书馆文本阅读特征的MAE值最小,在文本分类上F1值达到96.5%,有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
2024年02期 v.40;No.370 146-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吴方权;代湘蓉;刘亦驰;
针对目前配电网故障诊断时存在计算时间长、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识别与定位模型。通过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电力数据特征,从而有效提取配电网电力故障特征信息,并基于全连接层对故障进行分类,从而实现端对端的故障检测。通过双端故障定位模型实现故障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与DBN模型相比,所提ACNN模型综合性能更优,检测精度提高7.12%时,模型训练时间减少了42.7%。
2024年02期 v.40;No.370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张涛;温旺;
研究了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传感器,对传感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主要针对锥型骨架、线圈、磁芯和绝缘体。借助响应面法和有限元分析法对聚焦传感器和传统传感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磁聚焦传感器在磁感应强度上比传统传感器提高28.41%,聚焦范围缩小66.6%,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表明优化后的聚焦传感器结构合理可行,进一步为脉冲涡流探头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0;No.370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 徐有蕊;王剑锋;
在多能互补配电网规划过程中,由于网架拓扑聚类方法的差异,导致分区规划后供电平均综合线损率依旧较高。因此,提出聚类网架拓扑下的多能互补配电网分区规划方法。针对配电网内馈线运行特点,将网架拓扑结构以抽象化形式表征出来,引入SimRank++算法计算网架拓扑的相似度,并基于相似度距离设计网架拓扑聚类方法,基于聚类合并原理,构建多能互补配电网分区模型,结合配电网运行工况,完成配电网子区主次网架规划。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进行配电网分区规划,与规划前相比使得平均综合线损率降低了10.6%。
2024年02期 v.40;No.370 158-16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侯俊强;何真依;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评估不精确。为此,提出了一种以数字化方式创建光伏电站设备虚拟数学模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进行设备成本数据的反馈,具有融合微观数据分析和优化决策的功能。电站建设过程中,实现传统设备与数字化成本的转换能够大大增强了工程建设成本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满足光伏电站建设的有效经济成本控制。此外,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案例推理构建了工程成本估算模型。通过试验,所提出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评估能力。
2024年02期 v.40;No.370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毛莉君;张文灏;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通过加装摄像头和通信线路的方式,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部分预处理。引入Gabor滤波器、ReLU-Softplus函数、SVM分类器等优化传统LeNet-5模型,并根据图像数据的不均衡性,运用Grid Loss函数优化CNN网络,由此,实现燃气表自动化识别方法的构建。在Caffe深度学习框架下进行实验测评,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的识别准确性高达99.60%、整个样本集及单幅字码的训练总时间均优于其他识别方法,且对于不完整表码字的识别准确率也达到了99.21%。
2024年02期 v.40;No.370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刘娟;姜晓飞;
为了解决盲目选择节能降损措施导致配电网损耗偏大的问题,研究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方法。设置合理的运行电压为上层规划目标,建立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规划模型,设置安全负载约束、电流越限约束以及无功补偿设备约束,作为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针对配电网不同线路,利用改进后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求解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规划模型,获取可令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的最佳配电网运行参数,匹配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损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各支路的有功损耗以及无功损耗均有明显地降低,配电网各支路网损率低于1%。
2024年02期 v.40;No.370 171-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卢珊;刘天泽;
为了提高当前财务风险预警的精确度和有效性,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理论,建立了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通过熵值法对现金流量指标进行筛选,并将指标数据分为测试集与训练集。采用极限学习机分别进行训练和测试,经调整好的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结果表明,研究提取的11项指标可从多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研究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4.21%。研究模型的分类精度始终较传统算法模型高,当特征数量为10时,研究算法的分类精度最高为91%。研究设计的财务预警系统性能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年02期 v.40;No.370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张静鑫;
由于软件机器人语义识别中存在噪音,易产生表述不清等问题,增加了数据分析难度,影响了语义识别效果,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软件机器人语义识别方法。通过Python语言中的urllib模块和NPL模块抓取二分类语料中的正负语料,搭建软件语料库。利用输出模块、解码器模块、编码器模块以及数据输入模块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融合后的张量进行处理后,获取语义分割结果。设计联合语义智能机器人识别模型,通过合并意图识别与实体识别,实现软件机器人语义识别。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平均F_1值高于0.82,最高错误率低于0.592%,语义分割标准度量值高于0.83,对大量数据进行语义识别时花费时间较短,证明了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语义识别效果。
2024年02期 v.40;No.370 180-18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朱金坛;
为了解决大数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在现场可编程门列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融合了链式振荡环、触发器阵列以及异或门阵列的改进大数据加密方法。然后通过与L8M-LBE、R2S-LBE进行对比实验的方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加密方法的NIST测试通过率为97.5%,优于传统真随机数发生器。在加密硬件吞吐率测试方面,改进加密方法的吞吐率为1983.3 Mbps,优于L8M-LBE与R2S-LBE。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真随机数发生器加密性能得到了极高的提升,能够为大数据加密安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024年02期 v.40;No.370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何明星;
液体管道在地下土壤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这会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为此通过多个液体检测传感器、油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研究液体管道的性能检测。基于嵌入式技术实现检测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和多路传感器接口等关键部件,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计算与检测。中央处理器以S3C6410的内核为微处理器(ARM11)的处理器,通过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总线传递到嵌入式软件中的Linux内核空间。通过伯努利方程实现数据信息的故障判断。实验表明,本研究对液体管道检测的精度最高,对接精密度高达99.2%,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
2024年02期 v.40;No.370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肖朝晖;
数字化资源增多使得共享信息查询难度增加,为此,设计了基于Web的数字化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系统。通过统一用户接口,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信息的交互和集成,构建查询系统管理平台。连接外部共享信息提供程序和服务执行个体,利用Web服务器的索引服务,完成信息局部查询。管理远程信息查询节点服务的请求,改变创建端点的新路由,防止信息丢失,结合语义相关优化系统,根据关键字的反向资源频次,获得辨识能力,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信息全局查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eb的信息查询系统的查询处理能力较强,能够提高查询准确率和查询效率。
2024年02期 v.40;No.370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