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脑应用

基金项目

  • 基于ANSYS的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软件开发

    黄彪;张中杰;李明广;陈加核;陈锦剑;

    由于现有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抗震验算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下、模型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开发了一款地下结构专用抗震设计软件。软件分前处理、计算、后处理3个子模块。前处理模块用于读取所需计算参数,包含用户主界面与12种模型参数输入界面;计算模块调用ANSYS批处理功能,运行预编译的APDL命令流完成建模与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存储为文本与图片格式;后处理模块读取已有计算结果,结合Word二次开发一键生成抗震验算报告。最后结合某地铁车站框架结构的反应位移法算例,验证软件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

    2020年12期 v.36;No.33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一种MIMO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物理层与MAC层联合设计

    朴德江;肖子雄;蒋轶;

    多天线MIMO技术不但能够提高点对点通信的传输效率,而且能在无线网络通信场景中实现空分多址,并发传输多路数据流,提高网络吞吐效率。针对MIMO技术在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用,考察其所能带来的通信性能提升,提出一种结合物理层MIMO技术和多址接入层(MAC)多用户协同CSMA/CA协议的联合设计方案。它通过RTS/CTS获得信道状态信息,以完成波束赋形、自适应速率选择和功率控制,并基于更新网络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的回避算法维护多对节点间的同时同频通信链路。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设计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2020年12期 v.36;No.33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 量子自组织网络模型及在油田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李建平;杨夺;范友贵;

    为解决油田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识别问题,研究了一种量子自组织网络模型以及应用在油田水淹层的识别效果。首先样本数据由量子比特进行描述,将描述后的量子比特映射到Bloch球面上,竞争层权值则表示为Bloch球面上的任意分布的量子比特,然后根据球面坐标求得样本与权值之间的最短距离,距离最短的节点为获胜节点。针对油田水淹层水淹程度的识别问题,研究了一种量子自组织网络算法。最后以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水淹层识别处理并与普通过程神经网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量子自组织网络算法在水淹层识别的问题上具有较高精度。

    2020年12期 v.36;No.332 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 核岛3D逃生演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尹绪雨;顾登明;

    核岛应急演练是核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由于其很难在真实的场景下演练,因此设计核岛逃生演练模拟系统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针对核岛环境独具的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了一个3D可视化的核岛逃生演练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影响核岛逃生的各项因素,结合A*算法和核辐射扩散模型规划出最优的逃生路径,使得逃生人员吸入的核辐射剂量最少。同时支持用户对系统的主动交互和灵活配置。最后基于Unity 3D技术实现了该系统的原型,并验证了系统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能使逃生人员以最优的方式到达安全区域。

    2020年12期 v.36;No.33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基于S7-200Smart PLC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丁惠忠;

    设计基于S7-200Smart PLC的高性能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以西门子S7-200Smart PLC作为系统的中间控制装置,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输入信号后,将任务传输到主控制器PLC。利用编码器编写PLC程序后,通过采用触摸屏控制已编程PLC传输对应任务到富士UG221H-SR4伺服驱动器,确保其在伺服驱动下执行对应控制任务。其中,伺服驱动器的不同接口连接其上位控制器PLC与编码器构成伺服电机的闭环控制,且将由PLC三个输出端子提供的高速脉冲输出与方向控制信号依次接入伺服驱动器的引脚,构成PLC与伺服驱动器的连接电路,实现系统对伺服电机位置与速度的闭环控制;通过PLC程序编写与主程序设计,实现系统的自动和手动控制,且运用手动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方向与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效率高,控制准确性好,具备较强的抗扰动性能及理想的控制效果。

    2020年12期 v.36;No.33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奇异值分解法和模糊C均值法在探地雷达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闻铖;严玲玲;牟京亚;屈乾达;熊宇;陈秋航;

    将奇异值分解法和模糊C均值法引入探地雷达图像处理中。针对探测目标、杂波和噪声信号存在重叠区域而难以区分的问题,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辨别探测雷达得到的B-scan图像中探测目标、噪声和杂波的子空间,而模糊C均值法用于分离探测目标、杂波和噪声信号的重叠区域,最后通过不同光谱分量的加权得到目标图像。通过现场实验,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地过滤杂波和噪声,获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更准确的目标图像。

    2020年12期 v.36;No.332 20-2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利用仿真软件轻松突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重难点

    党智乾;乔琳君;曹海红;杨春;

    为了促进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3]),需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非电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知识,获得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文章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依托软件,就如何将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学习深入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等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过一年的实践,该办法使电工电子技术授课效果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20年12期 v.36;No.33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双偏振雷达分类强对流天气分区预警软件设计与应用

    韦凯华;张曙;赵碧云;

    针对基层气象预报预警人员对于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自动预警的实际需求,利用双偏振雷达探测获取的偏振量特征和风暴信息产品,结合适用于华南(特别是粤北)地区的偏振量特征指标,基于.NET框架设计了强对流天气的自动分类预警软件。该软件的交互设置参数功能可适应各地业务实际需求,同时能够将符合报警阈值的风暴单体关键信息与地理区域精确匹配,实现对关注区域的靶向报警。经过业务测试应用检验,该软件的输出结果对分类强对流天气预警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2020年12期 v.36;No.332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面向医院网络舆情分析的情感文本挖掘

    杨雪寒;焦玮;张倩;孟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和分享关于医患关系和医疗事故争议的想法。因此通过收集相关网络数据,使用情感分析或观点探索的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取和分析客户的观点和情感对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维护医院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情感特征的文本挖掘方法,该方法基于附加特征方法来提高准确性并减少实现时间,并使用奇异值分解和主成分分析来减少需要计算的数据量。这项研究有四个贡献:(1)提出了用于情感分类的数据预处理算法;(2)通过附加特征增强情感分类的准确性;(3)应用数据的奇异值分解和主成分分析实现数据降维;(4)设计基于不同功能的五个模块(有无词干)以比较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其他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并且可以减少分类算法的计算时间。

    2020年12期 v.36;No.33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基于NB-IoT技术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辛慧娟;肖军;

    设计了一款基于NB-IoT技术的多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以STM32F407单片机为控制中心,使用湿度传感器(DHT11)、一氧化碳传感器(MQ-7)、二氧化碳传感器(MG-811)等完成对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的检测,由NB-IoT模块连接远程因特网云服务器。文中阐述了软件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数据通信协议。实验证明,该系统数据传输中没有产生丢包的现象,运行较稳定,数据比较准确,具有通用性和扩展性。

    2020年12期 v.36;No.33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

    屈正庚;张林;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至关重要。深入研究了计算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计算机特色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从专业定位目标、应用创新型人才要求、层次递进式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力量、学科竞赛活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思考,目的促进专业品质发展、提升应用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特色及社会地位。

    2020年12期 v.36;No.33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面向SELL语料库的AI虚拟英语教育训练系统研究

    田烨;

    英语语法特点容易造成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语感,出现口语、写作能力欠佳的问题。选择中国学生英语口语WECCL和英语母语COCA作为语料库,比较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在使用中动结构间的差异性,并通过将SELL语料库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英语学习交流在线系统,营造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动词结构频率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之间较为相似,但英语母语者更倾向于extend、crumble类型词汇,采用零修饰词,通过复杂句式来表达。根据研究获得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具体学习情况,通过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构建一个灵活的、可扩充的虚拟交互平台,设计多维虚拟场景和智能AI角色,实现不同场景下AI角色的交流和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和语感知识。

    2020年12期 v.36;No.33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在线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段汝林;

    为了提升高校在线实验教学效果,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在线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采用服务器/客户机分布式体系,服务器端由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共同实现平台应用功能,客户端主要负责实现平台虚拟实验教学。在采用虚拟交互模块建立虚拟场景时,主要通过形象建模和几何建模完成立体图形拼接和纹理、光照等处理,利用摄像机运动跟踪算法实现平台全景漫游。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逼真实现在线实验教学,交互性强,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0年12期 v.36;No.33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基于共生生物搜索算法优化SVM的学生德育综合评价

    李亚玲;

    为了确切地综合评价大学生德育,从政治素养、思想素质、社会公德、法纪素质和身心素质等5个维度构造大学生德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获取3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得分,将大学生德育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4个等级。将30个二级评价指标得分和大学生德育综合评价等级分别作为SOS-SVM的输入和输出,建立基于多指标的SOS-SVM大学生德育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SOS-SVM方法的德育评价方法较BP法和SVM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为大学生德育综合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0年12期 v.36;No.33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一种光伏电源的稳定性分析

    杨楠;孙梦雨;阮黎君;

    由于通信设备对供电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现行供电大多引入双路市电——一路自闭线,一路贯通线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随着用电设备与用电量的提高,在一些重要局点,两路市电在保证电源稳定性方面已不具有优势,而与引入第三路市电相比,带光伏的电源架构在施工难度、不间断供电能力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带光伏的电源架构,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其稳定性,得出带光伏的电源与引入第三路电源相比可靠性更高。

    2020年12期 v.36;No.332 51-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基于B/S框架和SQL Server数据库高校资助管理系统开发

    尹云霞;何云龙;李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高效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基于B/S框架、利用SQL Server开发了一套高校资助管理系统。从系统框架、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通过对数据库的关联规则的研究分析了基于B/S框架和SQL Server数据库在高校资助系统开发上的应用形式,为思想育人和技能拓展功能的实现搭建良好的平台。

    2020年12期 v.36;No.33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 一种基于谱减法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

    刘雅琴;甘文丽;

    为了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出纯净的原始语音,分析了基本谱减法,给出了功率谱的谱减法的完整步骤,在此基础上引入噪声谱估计系数a,减少了功率谱估计的误差。在Matlab平台上对信噪比分别为5 dB、0 dB、-5 dB、-10 dB四种带噪语音信号进行了仿真验证,提高的信噪比依次约为6、8、10和11,结果表明输入信噪比越低,增强后的信噪比提高越多,该算法对于低信噪比的语音信号增强有一定的效果。

    2020年12期 v.36;No.332 56-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基于DASH的英语自主学习流媒体移动点播系统设计

    满志慧;

    智慧校园建设基本实现WIFI全覆盖,流媒体技术得到蓬勃发展,为移动点播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遵循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针对英语自主学习资源的特点,基于DASH标准设计了一款英语自主流媒体移动点播系统,完成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和播放交互过程设计,为英语自主学习流媒体移动点播系统开发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该设计吸收了渐进式传输和实时式传输的优点,根据网络带宽和缓冲区大小进行码率切换,将为学生提供完美的英语点播自主学习体验。

    2020年12期 v.36;No.33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基于赋值法的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模型设计

    张芳芳;

    为了优化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质量,设计基于赋值法的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体育教学质量评估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后,获取体育教学评估因素判断矩阵,依据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获得评估因素的权重集;依据该权重集利用改进拉开档次法将评估因素拉开档次,得到评估因素权重,结合两种方法获取的权重集得到综合赋值法(AHP-ISD)的权重。依据该权重结合贝叶斯分类器构建基于AHP-ISD的贝叶斯教学质量评估模型,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实验验证,该评估模型的综合评估效果好,且综合评估精确度高。

    2020年12期 v.36;No.33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学生思想教育现状研究

    陈璐;

    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水平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建立了由政治理论、政治态度、文明行为、遵纪守法、集体观念、个人卫生、公益活动、学习态度、出勤考核九个指标组成的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方差在总方差中比重超过90%的前4个主成分,指出了公益活动、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学习态度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至关重要,同时给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议。研究对高校辅导员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年12期 v.36;No.332 65-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高校思政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研究

    刘士寻;

    为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很多高校将思政教学模式使用于创业教育中,以此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提出了一种高校思政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影响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该模式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需求、设置目标、建立对应课程内容;第二部分,采集资料,导进思政,建立教学大纲;第三部分,编辑课件,思政充盈,建立教学流程;第四部分,教课试讲,初步评价,实施优化;第五部分,设定方法,评价优化,建立闭环。重点介绍了第五部分,该部分主要使用基于模糊理论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模型实现评价,完成高校思政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分析。经测试,长沙师范学院采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后,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选择存在积极影响。

    2020年12期 v.36;No.332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基于STC8F单片机的太阳能自动追踪控制系统设计

    谭建斌;班群;郑亚;冯泽君;

    针对传统的自动追踪控制系统没有考虑一天之内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太阳光接受率实际上与受光面的位置相关,而忽略了太阳运行规律,导致切换追踪模式时的计算存在极大误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STC8F单片机的太阳能自动追踪控制系统。在硬件方面,设计STC8F单片机作为系统中的连接电路,设计光电检测电路和自动控制电路进行位置追踪;在软件方面,根据太阳运动规律,设计系统自动追踪控制模式,实现对太阳能的自动追踪。实验结果:与两种传统追踪控制系统相比,此次设计的自动追踪控制系统,在计算太阳位置时的误差最小,最贴近实际值。由此可见,基于STC8F单片机设计的系统,更加适合自动追踪太阳能光照位置。

    2020年12期 v.36;No.332 72-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英语在线学习平台的构建

    阮娅丽;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推动了教育体系创新和变革。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构建大学英语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结合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技术,使得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可移动性,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性能稳定、可靠。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对比:该平台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并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弱项进行查漏补缺。

    2020年12期 v.36;No.33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GPRS的远程供暖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冯波;

    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及经济性需求,完成了基于GPRS技术(一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络)的供暖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主要由基于混合信号微控制器的热能测量表终端、GPRS网络通讯模块、监控中心服务器等构成。通过使用RS485串行通讯实现测量终端同通讯模块间的有效连接,系统监控中心通各远程监控节点间通过使用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交换,并通过构建的气候补偿系统确保室内基本维持恒定不变的温度。

    2020年12期 v.36;No.33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研究与设计

  • 多租户数据隔离及加密研究

    邓艳丽;经航;黄璨;黄秀彬;张莉;

    传统方法在对多租户数据隔离和加密时,未进行分段映射,重新构造抗攻击编码协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椭圆曲线随机控制的多租户数据隔离加密算法来解决此问题。采用分段映射构建多租户数据加密的编码密钥协议,结合嵌入式混合编码方法设计多租户数据加密过程的编码密钥;设置明文攻击抵御密钥,构造多租户数据加密过程的抗攻击编码协议;根据非加密编码的字符数进行多租户数据隔离控制,生成多租户数据加密标识位序列;根据椭圆曲线随机控制方法实现明文序列输出稳定性控制,并设计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通过二进制加密密钥序列完成解码控制,实现多租户数据隔离及加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多租户数据进行隔离及加密,数据输出稳定性较好,输出密文的抗攻击能力较强,多租户数据传输控制能力较好。

    2020年12期 v.36;No.33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

    王顺意;陈非;张远雄;陈灏生;陈磊;

    针对当前电力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模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首先对系统的设计目的和需求进行分析,然后以J2EE体系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搭建,还搭建系统整体物理逻辑架构;同时对系统的功能、数据仓库等进行详细搭建。通过该系统,可实现电力客户价值和信用的挖掘与评估。

    2020年12期 v.36;No.33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 基于风险熵的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史雷;王莹;魏联滨;王彬;李朝阳;

    为了实现对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因素的量化评估和自动预测,提出基于风险熵特征提取的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算法,并建立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大数据分析模型。采用统计量化分析的方法进行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约束参数分析,提取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大数据的熵特征量,采用输出稳定性增益评估和模糊决策的方法对风险评估的约束参数进行配电网风险评估的优化决策和评估,建立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专家系统分析模型,采用自适应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增益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自适应寻优,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和模糊多参数约束控制的方法实现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较高,置信度水平较好,提高了配电网投资风险评估效能。

    2020年12期 v.36;No.332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计量库房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芹;应君裕;沈诚;章一萍;

    为了加强计量库房的自动化管理,采用射频识别(RFID)作为库存计量资产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关键点,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计量库房自动化管理软件原型系统。建立了计量库房硬件原型平台,对基于物联网的计量库房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了测试和运行。根据三种防碰撞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后退二进制防碰撞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大量重复测试步骤和无效数据的问题。此外,通过在硬件平台上运行计量库房自动管理软件系统,证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获取库存计量资产的信息,实现了对库存计量资产的自动识别和所有库房管理操作过程的信息管理。

    2020年12期 v.36;No.33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化研究

    叶国庆;鲍翔;蔡正宜;

    在详细分析了高压输电线路监测需求的基础上,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势的同时,通过构建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子网采用Zigbee网络,骨干网采用多跳自组织网络(基于IEEE 802.11)。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节点供电、传输带宽及距离、电磁兼容及安全等,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加密及访问权限设置等方式确保网络安全,使高压输电线路的监测质量及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020年12期 v.36;No.33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抗疫期间基于BOPPPS改进模型的混合式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

    庄颖;朱莹希;马玉庆;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面对高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针对教学活动"实质等效"的挑战,基于"全覆盖互动+即时分析统计"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BOPPPS改进模型。该模型融合"前测""参与式学习"与"后测",并将后两者单元化循环。该模型还引入双向双重反馈,强调对"教""学"两方面的支持,促进课堂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依此为基础,分别就直播教学、慕课教学提出了混合式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该方案同样可以在疫情过后引入传统课堂教学。

    2020年12期 v.36;No.332 100-10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的构建

    倪星宇;

    使用三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构建小型集群。以Hadoop为基础,构建高可用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配置相关组件,完善系统。此云计算平台可以用于承接工业生产中的相关智能算法的实现。

    2020年12期 v.36;No.33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 机器人机械参数辨识与误差补偿方法

    赵瑜;宋雪;马松杰;

    工业机器人相关配套技术,对飞机制造技术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近些年机器人技术在航空领域发展迅速。标准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在±0.12 mm,但其空间绝对定位精度在1~3 mm,并不能达到飞机制造领域相关加工精度的标准要求。因此,借助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优势,提出首先基于柔性变形模型补偿的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方案。在此基础上,若这一方案仍不能达到精度要求,则应用网格补偿的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误差补偿。综合机器人几何学性能、运动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提出机器人综合性能的合理评价指标,并在机器人参数辨识的基础上,对机器人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和全局优化方法的研究。

    2020年12期 v.36;No.33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 电量电费省级集中核算管理系统设计

    蔡嘉荣;伍斯龙;张远雄;

    为进一步提高省级部门电力核算的效率,为省级电力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提出一种基于SOA的电力企业电费电量核算管理系统。为了实现该系统,首先对SOA的基本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整体SOA业务逻辑模型进行设计;最后以用户管理和电量电费结算作为设计对象,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并给出实现界面。通过以上设计,旨在为省级电力部门统一核算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0年12期 v.36;No.33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 基于区块链分布优化的大数据融合QM模型研究

    王国军;胡静;汪瑾;

    针对大数据融合QM模型存在分类检测效果差,特征挖掘能力弱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分布优化的大数据融合QM模型。首先建立区块链分布大数据的分块存储结构模型,根据区块链分布大数据的属性分布进行共享调度,然后挖掘区块链分布大数据的大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异化的特征分布式检索方法进行区块链分布大数据信息聚类,在模糊聚类中心提取粗糙集特征量。同时结合模糊关联特征检测方法进行区块链分布大数据的信息重组,提取各模块统计特征量,分析区块链分布大数据融合过程中的定量递归,实现区块链分布大数据融合的QM模型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区块链分布大数据融合的特征分辨能力较好,提高了区块链分布大数据的分类检测和特征挖掘能力,在区块链分布大数据信息检索和调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0年12期 v.36;No.332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基于DA-Elman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宋伟;张杨;

    为提高铁路货运量预测精度,针对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受其权值和阀值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DA-Elman的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选择国内生产总值、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公路运营路程、铁路运营路程、铁路复线比例、铁路货物周转量和铁路运输从业人员8项指标作为DA-Elman的输入,铁路货运量作为DA-Elman的输出,建立DA-Elman的铁路货运量预测模型。选择我国2000-2018年铁路货运量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与PSO-Elman和Elman相比,DA-Elman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精度最高,为铁路货运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2020年12期 v.36;No.332 117-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技术的电力巡线方法研究

    萧振辉;刘余敏;

    针对传统的电力巡线方法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技术的电力巡线方法。首先测试三维激光雷达到目标物的距离计算,得到位置信息;然后利用借助K-N树对电力线点云的连通成分分析,获取到电力线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并对三维激光雷达进行精度校检,去除三维激光雷达的影响因素;随后,对点云数据处理,生成转换后的激光点云数据;最后,根据转换后的电力线坐标对电路分档,将每一个电力导线的点数据划分到相应的根中,获得准确的电力线路信息,以此完成了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技术的电力巡线。实验以采用时耗作为实验对象,对比传统方法与本设计方法的巡线效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三维激光雷达技术的电力巡线方法比传统巡线方法效率高,能够满足电力巡线需求,同时,检测准确率较高。

    2020年12期 v.36;No.33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基于混合模型的内容资源流行度预测算法

    方元武;何雪;

    预测内容资源流行度是提前进行缓存资源布局,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针对内容资源流行度预测,提出一种面向不同资源周期的混合流行度预测模型。首先以社交网络数据为基础,针对内容资源历史数据周期长短构建ARIMA和多元对数回归模型,然后分别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和检验,得到适用于内容资源流行度预测的混合模型。最后将此混合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MAE性能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预测绝对误差率最小,在0.38%以内,预测精度较高。

    2020年12期 v.36;No.33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基于改进密度聚类与SVM的非法广播信号识别研究

    王朝卫;

    针对非法广播信号给正常广播信号带来的干扰,结合中频测量数据,提出一种改进密度聚类的SVM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中频信号样本中不同样本的分布差异,赋予不同样本权重进行欧式距离计算,以提高距离计算的准确度;然后,以聚类样本为基础,采用SVM分类器对非法信号和正常信号分类;最后,以某广播电视局中波台和某"黑广播"频点在整点时刻前后300帧的数据作为实验对象,以静音信号作为评价指标,对信号分类识别。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密度聚类能较好获得非法广播信号的聚类中心,并且在正常广播信号中加入非法广播后,得到的频谱中有少量的静音信号,同时SVM训练时间和识别正确率都要优于其他算法。

    2020年12期 v.36;No.332 127-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智能化研究

    王宁;

    为了有效满足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需求,设计了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构建方案,通过使用关联性模型完成了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监控系统需求对构成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监控系统内的异构数据源通过采用共享结构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高效的管理过程,以供综合决策过程使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监测精准度最高可达90%,为完善城市交通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提供参考。

    2020年12期 v.36;No.332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自适应无监督聚类算法的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

    杨彩霖;

    针对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错误大,速度慢等缺陷,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结果,设计了自适应无监督聚类算法的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方法。首先对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流程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效果的因素,然后采集运动图像序列,对其进行分帧处理,提取运动图像关键帧特征,采用聚类算法对特征运动图像关键帧进行处理,最后引入自适应无监督聚类算法进行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并进行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获得了理想的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效果,不但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误差要小于其它方法,而且运动图像关键帧跟踪速度更快,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

    2020年12期 v.36;No.33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基于变权理论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研究

    汪勉;

    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方法存在精度低,耗时长等局限性,为了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变权理论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方法。首先分析当前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的研究现状,选择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指标的权值,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模型,最后采用具体仿真实验分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文中所述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精度超过90%,有效减少了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评价错误率,评价结果可以为图书馆选择最合理的文献资源供应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020年12期 v.36;No.332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基于WiFi传输的呼吸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符策高;

    当前大多数呼吸机都采用护士手动记录方式来实现对患者情况的跟踪。利用WIFI射频技术和上位机开发了对呼吸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自动检测算法能够实现对呼吸机管道内积液情况的自动判断。该系统提高了呼吸机的监测效率,降低了护士工作强度,对重症监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2020年12期 v.36;No.332 140-14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基于PLC的车厢环境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李晓艳;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旅客对车厢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度的需求逐渐提高,因此对车厢环境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厢环境控制向着独立化、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介绍了车厢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重点介绍了温度、照明、烟雾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模拟系统的演示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备一定可行性。

    2020年12期 v.36;No.33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移动机会网络路由算法应用研究

    李志勇;

    研究移动机会网络的路由算法。为了最大程度延长节点的存活时间,构建了一种网络节点不相交的路由方案,并对节点状态间的变换情况采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分析。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路由算法方案有效改善了投递率、传输延时、能量等方面的性能。

    2020年12期 v.36;No.332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构成研究

    黄建兰;

    以七轴冲压机器人为例,从工艺布局角度研究了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然后对拆垛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重点分析。并以国内某轿车有限公司为例,通过仿真模拟,详细分析部分生产线组成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双层网络结构控制系统的七轴机器人,其取料和放料过程能够严格依照规划轨迹进行。

    2020年12期 v.36;No.332 149-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开发应用

  • 基于确定性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设计及实现

    王会羽;夏飞;黄迅;戚林成;

    采用确定性执行策略构建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克服数据库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为此对数据库中间件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分析了此数据库的各中间模块能够实现的具体功能。在分析分布式数据库内的中间件位置的基础上,对系统整体架构及关键模块展开了设计。采用Calvin数据库来整合各层的功能,将其置于数据库中来实现。给出了系统数据收发的工作模式。完成数据库中间件的编号后,再选择合适的主节点。当主节点属于数据库中间件时,更加快速地接收和分辨最终处理结果。系统实现方式如下:通过数据通信子模块构建得到数据传输的通道,同时将处理后事务请求序列传输到事务管理子模块。系统利用数据收发功能来连接数据库的不同功能层,再把完成全局定序处理后的事务转移至事务管理子模块中。通过客户端的ClientAppl类把Storedl序列传输至P2PMessage,之后由服务器实现消息定序功能。

    2020年12期 v.36;No.33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智能变电站监测端口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张文军;王晓忠;易善军;魏聪;

    建立了能够对整个智能变电站控层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的系统,在提高监测效率的基础上优化了诊断修复的模式,能够结合设定的异常故障阈值以及特征库,完成异常报警功能,还可以利用告警直传的方法来完成上传调度的过程。客户端由硬件监测模块和业务监测模块组成;服务端可以完成参数计算、故障分析以及警报信息传输的功能。选择数据变化作为分析依据,构建得到具备周期动态变化特征的轮询方案。根据站控层设备产生的现场异常统计结果与故障记录,监测系统可以产生大量异常数据,由此构成最初的故障参数库。利用特征库完成周期轮询监测,再通过智能分析获得各项监测以及诊断参数。

    2020年12期 v.36;No.332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现

    王雪晶;张洁敏;张航;

    不断增多的电力用户对用电信息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满足远程监控用户用电信息需求,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了基于ZigBee网络模型的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构建。其采集系统在嵌入式ARM中完成集成开发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电信息的动态量化检测识别及采集方法,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良好的信息采集自动控制性能。

    2020年12期 v.36;No.33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远动转发表信息核对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包义钊;覃禹铭;任庭昊;

    "调控一体化"是电力系统调度监控的发展趋势,"一体化"的坚实落地依赖于质量优良的变电站实时信息。以南方电网现行规范为依据,分析开发了一套基于Python和Qt的变电站远动转发表核对辅助程序,实现了信息核对过程中的非核心步骤自动完成,显著提升了核查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变电站数据质量。

    2020年12期 v.36;No.33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 基于移动终端健康管理信息服务的研究

    席本玉;江帆;

    当前医生诊疗过程主要依靠门诊简短问诊及必要的设备检查,缺乏患者有效的健康数据支撑,对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患者对自己日常健康信息也缺乏准确、直观的掌握,就诊过程包含大量等待时间。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应用与研究通过对用户日常身体信息手动或辅助设备进行连续采集,并结合体检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在线及门诊的诊疗,并为患者提供图形化的身体健康信息统计。通过所述系统的建设及应用能够解决医生诊疗过程患者信息不足的问题,并节省医患双方时间,这种互联网+医疗模式具有全面推广应用的价值。

    2020年12期 v.36;No.332 164-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新能源汽车防追尾预警刹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帆;

    主要对新能源汽车防追尾预警刹车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汽车防撞模型对车辆的制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防追尾预警刹车系统。该系统基于AT89S52,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对前方车辆状态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准确判断出安全制动距离系统声光预警模块,在发现其对本车构成危险时会向驾驶员及时发出提示、给出预警界限,根据实测距离和自车车速协助驾驶员及时采取刹车等措施,从而使车辆追尾情况得以有效避免。

    2020年12期 v.36;No.332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技术交流

  • 基于贪婪法的配电网负荷预测设计及其案例分析

    韩一鸣;马艳霞;张坤;胡志冰;

    分布式电源容易影响电网负荷变化的预测精度,利用贪婪法的局部最优分析方式优化了网格的负荷预测过程,并给出了详细的贪婪选择程序实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对7类负荷密度利用贪婪算法改进后实现了误差的明显下降。各片区用地误差实施横向对比后发现误差发生降低。当拟合曲线与百分比等于0的水平线接近时,说明预测误差很低。经测试发现采用贪婪法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更接近0的斜率。并且随着负荷预测范围的增大,还可以获得更优的效果。通过综合运用网格法与贪婪算法,可同时实现提升负荷预测速率与减少数据处理量的效果。

    2020年12期 v.36;No.332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算法

    陶姿邑;

    为了提高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效果,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算法。首先分析当前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的进展,找到引起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中的支持向量机对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进行建模,并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最后进行了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的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正确率和效率均很高,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当前其它算法。

    2020年12期 v.36;No.332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从2019年3月起,网上投稿系统正式启用:http://wxdy.cbpt.cnki.net/

    <正>一、网上投稿的登录途径网上投稿有两条途径。1.直接采用在线投稿系统的网址:http://wxdy.cbpt.cnki.net/,按要求填写并附上稿件。2.登录知网平台http://www.cb.cnki.net在线查询,查询到"微型电脑应用",点击"投稿",即进入本刊的在线投稿系统。二、新作者注册新作者用户注册流程分三步,操作细节如下列图所示。①在该刊作者投稿区下点"注册"。如图1所示:

    2020年12期 v.36;No.3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1K]
  • 本刊声明

    <正>近年来频见冒称本刊开设网上虚假投稿平台,提供虚假邮箱地址;甚至冒用本刊的名义发送录用通知,骗取审稿费或版面费,导致诸多作者受骗上当。为谨防作者受骗上当,本刊特作如下声明:本刊于2019年3月正式开启知网投稿系统,知网投稿地址:http://wxdy.cbpt.cnki.net/编辑部投稿邮箱:smcaa@sjtu.edu.cn联系电话:021-62933230

    2020年12期 v.36;No.3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1K]
  • 《微型电脑应用》2020年总目次

    <正>~~

    2020年12期 v.36;No.332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欢迎订阅《微型電腦應用》期刊征订单

    <正>《微型电脑应用》(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协办的,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信息科技类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每月20日出刊,国际刊号:ISSN1007-757X,国内刊号:CN31-1634/TP。

    2020年12期 v.36;No.332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