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凡;刘国营;
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协同效应、无法形成个性化协同育人机制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改进协同过滤技术的高校思政课程推荐系统,采用基于混合的协同过滤改进算法,通过引入基于用户兴趣时效性变化的逐步遗忘曲线,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效率低、适应性弱、排新性等弊端。开发了对应的高校思政课程推荐系统,通过实际验证得知,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完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鲁棒性,对于营造师生协同共赢、形式多样、个性创新的高校思政教育氛围具有积极意义,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浇花浇根,教人教心"的立体育人模式趋势。
2020年09期 v.36;No.3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丁惠忠;
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基于PLC控制器的伺服控制系统受高温、噪声干扰等因素影响导致位置检测精度误差较大,为改善这一问题设计基于PLC的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系统的控制单元PLC通过连续位置检测控制、单件位置检测控制零点校正和通信等过程,利用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律,综合线性与非线性反馈,向二维工作台不同方向伺服驱动器输出脉冲输出指令,驱动工作台运行,并带动CCD相机定位在载物台中阵列孔中各需要检测零件的上方,实现定位后触发相机采集图像,计算机处理并分析图像后,通知PLC执行后续的控制过程。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位置检测平均成功率在99.99%以上,位置检测误差上限为0.39×10~(-3) rad,显著低于对比系统,且在两种噪声干扰下的抗噪性能均优于对比系统。
2020年09期 v.36;No.329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惠铎铎;马进;胡文东;柳平;
为了改善模拟飞行的操纵感和体验感,使模拟飞行更加贴近真实飞行,更好的为航空飞行服务,将VR技术应用于模拟飞行软件开发中,用户通过外接交互设备,使模拟飞行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模拟飞行过程体验和操控质感的飞跃。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流程及核心关键技术要点,同时给出源代码及解释。该软件较传统的模拟飞行软件在操纵感和体验感有了较大的提升,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飞行的训练选拔中。
2020年09期 v.36;No.32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贾花萍;
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问题,以及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及与教育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探讨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如何通过学科竞赛和双创模式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学科竞赛+双创"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学科竞赛+双创"模式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其实现途径,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郑欢欢;白鱼秀;张雅琼;
构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智能监控系统能有效推进煤矿的智慧化建设,而矿井巷道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呈长距离带状,容易造成能耗不均、形成热区的问题。提出改进LEACH协议形成适用于矿井巷道环境下的网络路由协议:通过优化簇头阈值选取和非均匀竞争半径的簇头筛选机制控制簇头数目和位置,优化簇的划分;在簇头与sink节点进行路由选择时,将剩余能量作为节点间权值计算的重要参数,从而减少能量较小节点转发过路数据的概率,更好的均衡网络节能能耗。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协议在存活节点个数和消耗总能量方面的性能优于LEACH和LEACH-C协议,有效均衡了网络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2020年09期 v.36;No.32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边倩;王振铎;库赵云;
目前,网上数据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人们获得有效、准确信息的难度增大。有必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采集和分析,尤其是与人们工作有关的招聘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了解决在职人员和广大高校毕业生获取满意的招聘岗位信息,利用Python对该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势在必行。首先、以某招聘为例,爬取招聘数据,其次,从地区、行业、专业、热门岗位等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有效的数据展示给用户。经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数据可靠,能够为求职者提供准确的数据。
2020年09期 v.36;No.329 18-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李粉红;李超;
以在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中的课堂教学录像环节作为研究对像,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思考,借助AHP群组决策法构建课堂教学能力评价递阶层次体系,用专家赋权法获得排序权重并进行可靠性及非参数检验,并用权重算术平均法对群组权重集结,获得指标权重,用于评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实证结果来看,课堂讲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权重最大,而教师对教学内容娴熟、精要的讲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讲授思路清晰启发学生思考等有助于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能力提高。
2020年09期 v.36;No.32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宋权华;陈守满;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师范生在校学习及未来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厘清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并分析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建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迫切需求。从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习方式的嬗变出发,调研并总结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调研结论构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框架、"五维度、三层次"的内容体系、培养策略以及"一个目标、两类支持、三个阶段"为主的培养模式,为高师院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2020年09期 v.36;No.32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席卫华;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信息反馈滞后、预警干预机制不完善、风险管控能力较弱等问题,开发了一款基于改进SVM算法的思政教育动态预警系统。通过构建体量较大的基于用户行为的日志数据库,引入改进过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并融入预警分类器建立面向思政教育动态预警模型,在Matlab2016b环境下进行模型效能仿真验证,较好解决了多维应用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动态预警过程中人力耗费与实际效能失衡、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具有动态预警精准、泛化预警能力强、风险管控变化趋势预估效率高等优势。以我国东部某高职院校为效能评价载体,利用VS2012平台开发了验证环境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以实现全方位的高校思政教育动态预警,在预警适应性、模型拟合度、信息过载处理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0年09期 v.36;No.32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焦玮;杨雪寒;孟洁;张倩;
为了利用电子医疗档案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智能诊断,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和区间二型小脑模型关节神经网络(FCM-IT2CMAC)的两层分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了两个分类器,其中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是主分类器,模糊C均值算法是预分类器。首先,使用预分类器将样本数据分组,然后应用主分类器确定样本是否处于健康或患病状态。此外还采用梯度下降法自适应训练主分类算法的参数,并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分类算法的有效性。
2020年09期 v.36;No.32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 赵金龙;张卫钢;魏秀岭;杜传祥;
在传统汽车逐渐被电动汽车取代的时代环境中,存在能源充电补给站的位置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MFO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优化规划,根据能源补给充电站的多目标因素,采用飞蛾螺旋形搜索。完成NS-MFO适应度计算,配置NS-MFO飞蛾火焰算法流程,最终得出能源补给充电站的位置网络优化规划。
2020年09期 v.36;No.329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张劲波;曾德生;骆金维;
在块匹配约束环境下,对云计算的波束进行快速分解时,如果云计算受到多线程过程干扰,那末波束形成和稀疏分解效果不好。提出基于块匹配约束云计算波束快速稀疏算法。进行云计算的网络拓扑结构构建和云计算任务信息流的信号模型构造,提高信息预处理能力。采用块匹配约束方法进行云计算负载均衡设计,通过分段块匹配约束滤波,直接对分段后的云就按数据进行抗干扰设计,实现波束快速稀疏分解,提高了云计算的数据并行处理效率和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云计算任务信息流的波束快速稀疏分解,提高云计算并行处理效率和能力。
2020年09期 v.36;No.32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汤恒耀;
针对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提出的创新能力不足、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从创新能力所涵盖的学习能力、发现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要素的培养角度,挖掘互联网的优势和蕴含的教育资源价值,基于互联网设计了学习规划、网上自学、疑点交流、专题讲座、应用实践和竞赛提升等6个学习环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作用,实现学生各项能力要素的整体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020年09期 v.36;No.329 42-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刘婉莹;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某些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了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模型。调研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不同素质特征的认同度,采用AHP算法对这些特征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对不同特征的权重值,进行KNN算法的分类,建立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评估模型,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王艳;
基于新农村建设,完成了一种学习型智能家居物联系统的设计。基于微信平台,详细阐述了个人习惯的提取算法,家庭总控制器通过网络同各家电设备互连通讯,微信平台的第三方服务器采用智能网关同家庭总控制器相连,从而将家电使用状态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实时高效的向农村用户推送,农村用户可根据日常习惯通过微信平台对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学习型服务器会收集存储农村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符合使用习惯的相关条件因素,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自动打开相应设备,进一步准确的提升新农村家居系统的智能水平。
2020年09期 v.36;No.32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 成洁;
误差分析是衡量机器翻译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在从句复合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对从句复合级错误进行了分析,并从汉英语法差异的角度对错误进行了解释。统计结果表明,复句级错误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错误的发生在不同的体裁上是不同的,并且与复句的长度呈正相关。
2020年09期 v.36;No.329 51-5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白鱼秀;
"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已成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多元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该体系采用分层次分小组的教学方法;与专业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多途径教学模式和过程化考核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科问题。
2020年09期 v.36;No.329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王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运作的程度逐渐加深,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多。利用风险评估的手段,可以消除安全漏洞,减低破坏程度。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从信息资产价值的角度,运用SoS体系多维度的分析方法,从系统脆弱度、系统控制度和系统破坏度分析风险熵值的计算数值和相应的权重关系,对信息熵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构建了风险评估的模型,最后依据模型的计算公式,应用到电力企业的实际案例中,对风险作出等级量化分级,评估安全风险,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方法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研究起到了积极的研究意义。
2020年09期 v.36;No.32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刘红红;
为实现高精度的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评价和为学校部门进行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依据,以PDCA循环管理视角出发从学风建设工作、常规管理工作、公寓教育与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等4个维度构建出一套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BPNN模型性能受其参数的影响,运用天牛须搜索算法对BPNN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选择,建立BAS-BPNN的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评价模型。与SVM和BPNN对比发现,BAS-BPNN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评价的精度,为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2020年09期 v.36;No.32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张华;
基于电子政务用户希望保持互联互通的部署,并使用先进的政府电子服务,同时保持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提出了轻量级且准确的隐私策略,通过利用现有的政府层次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支持不同数据需求和处理服务提供者请求的多层方法,可以通过合并隐私权政策和偏好文件来实现。将此方法合并到电子政务环境中将减少由于包含隐私策略文件而带来的管理工作量,并促进实施和提供以用户为中心和数据隐私意识的电子服务。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层方法可以减少政府管理文档的工作量,同时促进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
2020年09期 v.36;No.32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李开放;
针对在线教材资源管理智能化程度低、开放性不强等问题,设计了在线教材资源整合系统。该系统采用B/S架构、三层结构设计开发。客户端采用了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操作、检索和分享。服务端借助阿里云服务技术,构建了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了海量教材数据的管理。该系统对数字化教材资源的建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20年09期 v.36;No.32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许红叶;
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IPAD使用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20个随机对照和准实验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IPAD使用对学习效果具有促进作用(d=0.3,P=0.000 5)但在学科、学段、区域等调节变量方面存在差异,并提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更应关注IPAD整体应用效果、多学科适应性和多学段适切性等方面,以此为IPAD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09期 v.36;No.32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同银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智慧教育模式的兴起。基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的现阶段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践教学实验的分析,得出了该大学英语智慧课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可度较高。
2020年09期 v.36;No.329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王姝;苏志东;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为目的,对基于能力本位的反向课程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反向课程设计理念、实施步骤、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阐述了上述方法的具体应用。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反向设计的方法对教与学的双方均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0年09期 v.36;No.329 77-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李然;
学情测评是混合式外语金课精准教学的核心,而精准学情测评需要教师建立多维度的观测点,采集线上线下的学情及教学过程数据,制定客观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指标,以求实现在认知心理层面对学习者精准"画像"。精准教学导向下的学情测评体系涵盖了适用于混合式外语学科教学的学情观测指标、记录指标及标准变速表套系,能够实现精准的学情测评与诊断,为外语教师的精准教研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2020年09期 v.36;No.32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 陈世春;张洁敏;倪文书;李金湖;林海玉;李建平;
智能电网中安全的信息传输,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聚合加密与签名的数据传输方案,以提高智能电网用户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方案包括:1,对数据加密与签名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Paillier算法对生成密钥,明文加密,密文解密,密文聚合,聚合密文的解密等操作;2,采用假名算法对用户进行用户签名密钥,用签名密钥进行签名,签名聚合及验证等操作。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在传输数据时具有隐私保护能力及信息追踪能力。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比EPPA方法具有更低的计算消耗和通信消耗,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智能电网的数据加密。
2020年09期 v.36;No.329 83-8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李霆;方志坚;罗义旺;林海玉;林翰;黄丽榕;
精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对于快速隔离故障,提高居民用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传统的ACO算法信息素挥发系数、启发因子,信息素浓度等参数需人工设定,采用IA算法优化选取ACO算法的随机初始因子,以优化ACO的网络模型。实验仿真表明,IA-ACO算法比传统的ACO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寻优能力;同时IA-ACO算法在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仿真时,与实际结果一致,验证了IA-ACO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020年09期 v.36;No.32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付鋆;汪浩;陈运晶;
为了提高大量信息数据快速分析的能力,设计了一种通过内容分块技术来优化层次化冗余去重过程的方法。先分层处理元数据索引表,再以分层方式完成文件级与数据块级冗余去重的过程,之后为数据块级设置了智能化程度更高以及具备更优性能的内容分块优化算法。重点分析了通过内容分块方式实现的层次化去冗优化方案,同时对其开展了系统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价了各算法处理性能。结果表明,该设计的优化方案可以达到更智能的程度并获得更优的处理效果。
2020年09期 v.36;No.329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李劲松;易明俊;
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是具有社会价值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城市交通流量预测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数据模式,因此精确预测的难度较大。为此,提出将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和连续蚁群优化算法(ACO)相结合对城市短期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的思路。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见的季节自回归滑动平均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得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2020年09期 v.36;No.329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 李臣华;
完成一种立体停车库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基于S7-1200 PLC,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功能的实现路径,通过结合运用触摸屏和上位机等硬件设备设计并实现了对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功能,并通过必要的调试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立体停车库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立体停车库使用和管理功能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 曲彩悦;
以轮毂液压混合动力重型商用车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3自由度侧翻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汽车防侧翻预警系统装置,并完成了侧翻指标观测器以及相应控制策略的构建。据此确定侧翻预警算法的指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NN)后将其引入到传统的TTR预警算法中,从而得到基于GANN-TTR的侧翻预警算法,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这个侧翻预警算法显著提高了预警精度,同理想预警曲线基本吻合。
2020年09期 v.36;No.329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宋倩芸;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聚类、极限学习机和混合模型的区域短期用电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功能聚类算法对用电量曲线进行分组,随后针对聚类分组使用极限学习机模型进行用电量预测,最后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对独立的分组模型极限进行混合实现对区域客户的短期整体用电量预测。此外该方法还使用温度分区策略提高聚类分组的合理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最终用电量预测的准确性。
2020年09期 v.36;No.32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沈璐璐;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电气特性进行预测,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糊神经模型地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训练。实验证明所提出的优化模糊神经模型具有更优的准确性、紧凑性和可解释性,可以在线估计和预测单个光伏模块电气特性以及最大功率点,且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
2020年09期 v.36;No.329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王颖娴;
针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在分析了机械液压装置故障诊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时需先针对多个目标故障建立对应动态回归神经网络目标故障模型,并得出各目标故障模型的检测阈值,在此基础上将测试故障样本代入各目标故障模型中,最终故障类型根据其残差平方所在阈值范围确定。为进一步完善诊断与维护工程机械液压故障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114-11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易伶;
电子音乐分类有利于电子音乐的在线检索,当前电子音乐分类模型难以准确识别各种类型的电子音乐,使得当前电子音乐分类模型分类效果差,为了提高电子音乐分类正确率,提出了多特征融合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子音乐分类模型。首先采集电子音乐信号,并从电子音乐信号中提取分类的多种特征,然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描述电子音乐信号类型和特征之间的联系,建立电子音乐分类器,最后采用模型对多种电子音乐进行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其它电子音乐分类模型,该模型减少了电子音乐分类器构建的时间,加快了电子音乐分类速度,能够高精度识别各种类型的电子音乐,电子音乐分类正确率明显提高,验证了该电子音乐分类模型的优越性。
2020年09期 v.36;No.329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魏丽;
在对现有相关设计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汽车油门防误踩需求,完成了一种汽车防误踩智能控制方案的构建,通过综合运用雷达和相关功能的传感器完成对车辆行驶信息的实时采集,通过对比预设的阈值并结合运用模糊算法完成智能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汽车油门防误踩的智能控制过程,显著提升了控制过程的实时性和智能性,可使因驾驶员紧张等因素而在刹车时误踩油门的问题得以有效避免,能够辅助驾驶员安全驾驶。
2020年09期 v.36;No.329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贺翠华;
主要对汽车自动驾驶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路线的规划,通过使用置于车辆前端的各种传感设备完成图像的获取,然后处理采集到的图像并据此完成对车道线和障碍物的识别与检测,在此基础上实现汽车包括车辆行驶速度与方向在内的自动驾驶操作控制过程。通过对比实验检测该算法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BP神经网络和基于贝叶斯的自动驾驶算法,算法的处理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进一步提升了控制准确度,为优化汽车驾驶安全性能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韩风;
主要对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以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为依据完成了一种针对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结合运用ADVISOR(基于其原有反馈制动系模型)和模糊控制原理建立了制动系统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对反馈制动控制模块的进一步优化。在ADVISOR仿真环境下针对几种典型循环工况进行整车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模型更具优越性,能够使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质量及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验证了所构建的模糊控制模型的可行性,有利于延长汽车的续航里程。
2020年09期 v.36;No.32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魏鹤婵;
海量用电数据中隐含着客户的用电规律特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客户的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基于国内外研究现象,对客户用电规律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方法包括聚类算法、日期匹配算法、曲线相似性度量算法等。提出详细的电能计量系统构建方案,分析主网的用电规律和用电特征。结合用电模式分析了海量客户的用电规律,建立历史日削峰填谷匹配关系,并以某电力公司2017-2018年的客户用电数据为例,验证了用电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未来的电力需求侧响应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09期 v.36;No.329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冷迪;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范围涵盖了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广东等地,服务用户达3亿人,采用传统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对这样庞大的企业来说,无疑将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可见,将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入能源企业管理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难题之一。为此,着眼于A能源公司稳敏双态业务特点,基于对"双态"业务的自动化IT构架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了一套稳态和敏态和谐共存的新型双态IT构架平台。以此推动"智慧深供"建设,助力A供电局"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全面转型"产业布局。
2020年09期 v.36;No.329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姚振;王萍;宫政;刘涛;唐轶轩;
针对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所存在的可拓展性、可维护性较差以及在敏捷开发和快速部署方面的劣势,提出采用Spring Cloud平台、微服务架构和轻量级容器技术相结合的以提升电力信息系统的持续集成和扩展能力的解决方案。其中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具有灵活的技术选择、可独立地按需扩展和高可用性的先进架构;Spring Cloud作为开源技术架构则为信息系统的微服务化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而Dockers所代表的容器技术则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一个独立且不受干扰的部署环境。试验表明,该解决方案具有计算效率好和运行稳定的优点。
2020年09期 v.36;No.329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汪文杰;许凡强;张玉兵;王涛;
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中心的数据库资源,构建面向业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服务系统。借鉴软件体系构建架构三层理论的分层设计思想,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树及指标赋权,基于定性结合定量发现极大的提升了电力信息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快速使用业务变化具备较强的系统可拓展性及灵活性。通过计算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指标可以发现不同矩阵C.R.均在0.1以内,表示设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结构向量分析是可行的。
2020年09期 v.36;No.329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张征凯;郑飞翔;范海波;
针对电力企业现有移动作业终端使用与管理现状,以移动作业终端精益化管理与移动作业服务标准化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有运检业务移动作业设备管理与接口服务需求,探索移动终端全方位管理,移动服务标准化配置,以设备管控、接口归一、专题管理为切入点,优化终端管理水平,统一对外接口服务,推进地电力运检移动作业高效发展。
2020年09期 v.36;No.329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刘俊贤;吴新龙;
为提高云计算中心网络安全性,提出云计算中心多用户网络隔离性安全检测方法。采用相空间分布式重构法构建样本序列分布结构模型,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多用户网络隔离性安全特征量,结合信息融合方法进行多用户网络隔离特征模糊关联规则分布集重组,提取了安全信息的谱特征量,采用机器学习寻优法进行云计算中心多维信息搜索和模糊聚类处理,实现多用户网络隔离性安全检测和特征识别。仿真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入侵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误差识别率低,更具实用性。
2020年09期 v.36;No.329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郭晶;
主要完成了一种汽车远程防盗报警系统装置总体设计方案的构建,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软件实现路径,该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采用了STM32F103单片机,汽车防盗报警功能主要通过中央模块控制器和钥匙模块实现,中央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方式将生成的密码地址(一种随机码)发送给钥匙模块,然后中央模块会对接收到的由钥匙模块发回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和校验,并返回校验结果,系统据此判断是否发出声光报警,通过无线遥控方式不能更改或泄露密码信息。
2020年09期 v.36;No.329 160-16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张晓川;
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深受欢迎。首先阐述了益智类软件中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组成;然后对益智类软件中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加以说明,其中常用的有面向流程的人工智能系统框架和面向涌现的人工智能设计系统,而在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框架设计时,常用的方式有行为树和规划器;最后指出益智类软件中的关键智能技术有两种,分别是为实现益智类软件中基本的感知、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基本人工智能技术和为实现逻辑性、人类情感等的强人工智能技术。另外,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及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这将为今后人工智能在同类型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36;No.329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滕威;
对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通过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了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及系统多层体系结构的构建。阐述了系统交通数据集合及多方联动的实现路径,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了交通流模式库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城市短时间内交通流量的预测,并对城市交通流拥堵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挖掘。据此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流分布模式。
2020年09期 v.36;No.329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