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脑应用

基金项目

  • 基于RSSI的WiFi指纹定位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王孟妍;崔学荣;张国平;李娟;陈海华;黄庭培;

    目前已有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算法大多都是建立在原始指纹数据库的基础上,指纹数据库的建立精度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定位精度,因此在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中,对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通过对指纹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融合卡尔曼滤波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实验证明,该融合算法能有效剔除RSSI指纹数据中的突变数据和噪声波动,实现RSSI值的准确、平滑输出,从而建立准确的指纹数据库,使后期的定位结果更加精确。

    2020年03期 v.36;No.32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基于802.11p协议改进的车辆测距算法

    李井真;崔学荣;李忠伟;李娟;李冰;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长和智能交通的发展,基于车辆碰撞预警和交通管理的新服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定位技术已应用到车辆环境中。由于GNSS存在的盲区(例如森林,隧道等)会导致定位结果不准确,在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中,提出了基于IEEE 802.11p标准的定位方法。提出了用IEEE 802.11p短前导码的高效到达时间(TOA)或测距估计方法,以降低低信噪比(SNR)的影响。使用了自相关和互相关(混合相关)来执行到达时间(TOA)估计,对相关结果进行间隔求和的方法以达到更精确定位的目的。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中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低SNR条件中,提出的测距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达到了更高的精度。

    2020年03期 v.36;No.32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互联网+”背景下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喻登群;王晓华;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拓展阵地,亟需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信息化管理。基于校内课后服务的现状,剖析构建校内课后服务一站式管理平台的意义,并提出该平台模式的具体构建策略,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校内课后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路径,助力我国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

    2020年03期 v.36;No.32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船舶目标跟踪与流量统计

    冼允廷;邱伟健;

    研究船舶的目标跟踪对提高水上目标视频图像智能监管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通过深度学习SSD模型进行对船舶目标定位检测,使用修正的KCF算法对检测到的船舶目标进行跟踪。把深度学习的方式引入船舶目标检测领域,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精准率大大提高,同时提出了一个修正的KCF算法对多船舶目标进行跟踪,较好地解决了目标漏检与重复统计的问题。对大量船舶目标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后,船舶检测定位精准,检测成功率达到91%以上,船舶跟踪算法快速稳定,检测与跟踪算法达到30帧每秒,船舶目标流量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整个系统框架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2020年03期 v.36;No.323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高校的“数据库”课程群改革与探索

    章鸣嬛;张璇;郭欣;季萌;陈瑛;

    数据库类课程群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数据库技术也是数据工程流程链上的关键技术之一。以上海杉达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为例,探索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数据库类课程群的改革及深化路径。项目组与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并制定了以数据库技术为主导的课程群改革方案,对传统的数据库类课程进行了深化和更新。所给出的教改方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方案不仅对该校相关专业学生有良好的效果,对同类高校类似专业的数据库类课程改革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20年03期 v.36;No.32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DIV+CSS技术在网页设计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李彦;

    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网页设计作为互联网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对网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DIV+CSS技术在网页布局中的优势作用使得其在网页设计与开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首先对DIV+CSS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对其在网页布局中的优势与应用原理进行分析。

    2020年03期 v.36;No.323 19-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新工科背景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瑞芳;刘华蓥;时贵英;倪红梅;

    新工科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新工科的时代发展,开展满足不同专业需求、能更好地实现交叉融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依托新工科背景,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2020年03期 v.36;No.32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基于HTC VIVE的虚拟针灸教学软件设计研究

    高红磊;阚红星;高勇;陈光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教学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提高学生对中医针灸的学习兴趣和对人体穴位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医虚拟针灸教学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采用3d Max软件对人体模型建模,注重人体关键部位轮廓的绘制;并结合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利用Unity3D软件中建立虚拟场景;最后,重点使用JSON语言实现穴位信息存储管理,完成人机交互模式设计,为辅助中医针灸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20年03期 v.36;No.32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基于Nucleus的嵌入式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

    李鼎;张秀芳;刘洲洲;

    针对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初始化过程复杂而影响整体系统进程的问题,将Nucleus数据库系统的索引表占用地址空间缩减,同时交换块不占地址空间,将其临时存放在数据库索引表的末尾节点,同时记录区占用剩余地址空间,重点处理索引表中的数据库记录ID,对其进行编码,使得可以区分数据库类型以及记录的类别且与文件系统以及注册表无关。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数据库的存取速度且便于移植。

    2020年03期 v.36;No.32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基于FFT算法的声光三维显示装置

    杨佩;

    设计了一种基于FFT算法的声光三维显示装置。该装置通过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来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将频谱分析结果以三维视觉效果呈现。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传统二维频谱显示器的显示能力和观察效果,为使用者带来立体化的动态视听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舞台表演、教育教学和大众娱乐等领域。

    2020年03期 v.36;No.32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基于OBE理念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杜红乐;张燕;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单一、被动学习等问题,结合OBE理念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课程进行了改革,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考核选择等方面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多元智能和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成果产生为导向、以项目开发为主线、以多元课堂为手段、以多元考核为保障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以及重过程的多元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表达、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2020年03期 v.36;No.323 35-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探析

    张琳;党杰;朱耀产;

    为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基于"三对接"职教理念,结合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特点和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项目化管理。通过探析实验实训室项目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过程管理和验收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率,有效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020年03期 v.36;No.32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基于BCE的移动选题系统研究与实现

    杨国清;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指导现状,开发基于移动平台的毕业论文选题系统成为必然。Web的移动应用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对客户端要求较低,适合于本研究项目的实施。根据BCE设计模式的规范,开展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工作。结合高校选题活动的时序性和并发性特征,确定设计类在时间轴中的位置。在系统实现时,重点关注移动端UI设计与并发控制,提升用户友好性体验,提高系统的应用性能。

    2020年03期 v.36;No.32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汽车紧急制动控制模型及其安全性分析与研究

    张立霞;贾同国;于涛;

    主要研究汽车紧急制动控制及其安全性,在对紧急制动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合Carsim和Simulink软件完成了紧急制动控制。根据两车间的安全行驶距离,采用的模糊控制策略,其输入变量为两车间距及相对速度、输出变量为主缸制动压力。对该制动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在制动过程中能有效实现,同时,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2020年03期 v.36;No.323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PM2.5预测研究

    王娟;

    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众所周知,分析、预测PM2.5浓度对污染天气防治与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灰色关联度、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全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影响程度排序,构建了PM2.5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预测实践,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天气防治干预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信息。

    2020年03期 v.36;No.323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一种监护控制系统及室内定位方法

    曹茂诚;王军敬;

    利用物联网、可穿戴便携设备等新技术开发一款可对住院患者进行精准定位并能够实时自动采集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控制系统。系统有效改变了医院传统护理模式,提升了护理质量。通过建立监护控制系统,实现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自动采集;通过利用UWB超宽带技术,采用基于锚的TDOA定位模式开发高精度室内定位模块,实现对住院患者精确定位。应用该系统,护理人员可以对病人活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有效改变医院传统护理模式,降低了医疗差错,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2020年03期 v.36;No.32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基于“五化”模式的专业课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吴呼玲;

    "计量仪器与检测"课程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流建设专业"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服务于该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单元,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担。构建该课程的创新创业体系、培养高素质产品检测人才、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以"计量仪器与检测"课程教学活动为载体,提出了"课程架构项目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应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课程教学双语化"的"五化"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020年03期 v.36;No.323 57-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研究与设计

  • 一种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方法

    周燕华;

    交通拥堵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偶然性,导致当前交通拥堵指数计算误差大,可靠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交通拥堵指数计算精度,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方法。先分析当前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交通拥堵指数计算效果的原因,然后采集一段时间的交通拥堵指数序列,引入支持向量机对交通拥堵指数序列进行建模与分析,找到交通拥堵指数变化规律,最后采用具体仿真实验与其它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降低了交通拥堵指数计算误差,为可以为交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2020年03期 v.36;No.323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基于微软Kinect的体感控制智能窗帘系统

    罗伟;梁世豪;姜鑫;安妮;杜锐;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软Kinect的体感控制智能窗帘系统。采用微软Kinect v1传感器及其开发者工具包(SDK)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作为核心开发工具,并和基于80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组成体感控制智能窗帘系统。能够通过Kinect体感传感器对人体肢体动作识别并做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过串口通讯传送至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从而使得通过肢体动作控制窗帘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本系统具有动作判断准确、易于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拓展开发、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智能家居、残疾人士辅助工具方面有较大应用价值。

    2020年03期 v.36;No.323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 基于JFinal的儿童健康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勇;阚红星;高红磊;陈光恩;

    为了解决儿童保健测评工作(如智商、生长发育、气质、心理健康测评等)效率低、测评项目单一、浪费纸张资源、不易长时间保存和查询数据等问题,提出使用JFinal框架、MySQL数据库、Java编程语言,设计和实现儿童综合健康在线测评系统。该系统经过实际测试,功能较为完善、使用方便、符合实际需求。该系统可以帮助父母和老师及时了解儿童的身体生理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及时给予营养、护理方法指导等。

    2020年03期 v.36;No.32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 爆胎车辆应急自动制动系统稳定控制的策略研究

    许晓秦;任朝阳;

    在完成轨迹控制评价指标构建的基础上,对不同控制器控制爆胎车辆轨迹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静态PID控制器通常基于某一车速建立导致对在其他行驶车速下的爆胎车辆行驶控制效果降低。为有效提升爆胎车辆的轨迹控制效果提出增益可变PID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不同的爆胎车速标定事先获得相关参数,将该控制方案应用于轨迹控制仿真实验中,实现了对爆胎车辆行驶轨迹的有效控制过程,恢复到原路径时只出现了较小的偏移。

    2020年03期 v.36;No.32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基于ZigBee的网络机房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朱维娜;滕华;苏智华;

    传统的网络机房有线数据采集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应在大规模机房的应用。以ZigBee技术为依托,设计网络机房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通信模块、直/交流数据采集模块、温湿度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主控单元模块,利用ZigBee网络低能耗、低成本、容量大等特点,收集各个模块的数据并上报,实现了对网络机房环境的全方面监控,为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保驾护航。

    2020年03期 v.36;No.32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基于手机控制的电子教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薛辉;

    为了使演讲者讲解起来更加方便,提出了基于手机控制的电子教鞭系统,分析了系统的需求,研究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通过socket进行手机端与电脑端的通信,给出了通信的关键代码,并实现了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功能。对比表明,该系统比电子教鞭功能更加强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2020年03期 v.36;No.323 78-8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基于SSM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彭勇;陈俞强;

    随着实验室大型设备增多,出现了校企共建共用等各种新型实验方式,使得现有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验室共享功能和新需求。为此研究了利用SSM框架开发应用系统的一般步骤,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并利用SSM框架实现了系统的功能。

    2020年03期 v.36;No.32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基于CAN总线的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设计

    崔晓琳;

    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底盘综合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对整车、四轮驱动、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采用CAN总线实现电动汽车各控制器间的通信,并完成了CAN网络应用层协议的制订。在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基础上,设计了各控制器的硬件,建立伪逆控制分配算法实现常规的控制量分配,以及必要时实现控制再分配,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完成常规和再分配控制量,兼顾电动汽车的灵活与稳定。

    2020年03期 v.36;No.32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基于LDA主题的改进TFIDF 95598工单智能分类研究

    武光华;李洪宇;刘二刚;柳长发;李倩;

    为了提高95595工单智能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了基于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的改进TFIDF算法。先对文本提取特征词,然后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处理。构建LDA模型,获得概率分布函数θ和φ,求取语义影响力SI(semantic influence, SI)作为特征词的权重,该改进算法记作SI-TFIDF(semantic influence-term frequency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SI-TFIDF)。将SI-TFIDF算法与传统的TFIDF算法在sougou的数据库进行特征词提取,并采用K-means算进行聚类,对比结果显示,采用SI-TFIDF算法提取的特征词聚类效果优于TFIDF,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在95598投诉工单上进行仿真实验,SI-TFIDF算法的投诉工单聚类准确率高于传统的TFIDF算法,验证了SI-TFIDF更适用于处理工单投诉的分类研究。

    2020年03期 v.36;No.32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发电组温升预警方法研究

    张秋霞;韩彦敏;宋子涛;任党培;周志荣;

    传统方法所测得的残差无法作为判断发电组温升故障的依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发电组温升故障预警方法研究。首先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数据,分析影响发电组温度的因素,依据发电组温度的因素与发电组温升故障预警基本原理,构建发电组温升故障预警逻辑判断结构;最后考虑到传统方法存在缺陷,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已有算法建立模型,实现预警,由此,完成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发电组温升故障预警方法的设计。

    2020年03期 v.36;No.32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乡镇供电所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李毅靖;吴钢;李川;李兆隆;利润霖;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基层单位信息化水平的要求随之提高。为使信息系统入口不统一及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以电网公司基层单位信息化需求为依据,对乡镇供电所及班组一体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基于经典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完成了对系统整体架构的构建,通过在基层电网单位的建设与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使电力基层单位信息的使用及共享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020年03期 v.36;No.32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基于APM的用户体验与业务可视化监控信息运维与服务体系建设

    廖臣;吴方权;李文科;朱显峰;

    APM是一种针对企业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管理方案,通过此方案可以对应用系统的程序性能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实现故障管理系统化,信息化。一般情况下,APM应在应用当中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的优势,普遍来说能够覆盖5个部分,即终端用户体验、应用架构映射、深度应用诊断、应用事务的分析、数据分析,这5个部分是构建企业应用系统的必要框架,因此本文将针对此5项进行分析。本文在大运维视角下,结合APM应用性能需求进行业务可视化监控信息运维与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目的在于提高用户在对平台各功能使用中的体验,使传统企业应用系统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用户可视化的主动式体验系统,同时需要体现出自动化、实时性的监控功能。

    2020年03期 v.36;No.323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动作捕捉技术在舞蹈姿态分析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陈伟江;

    为了将人体运动仿真技术应用到舞蹈姿态分析和教学研究中。研究了舞蹈姿态动作捕捉及分析,包括舞蹈动作的实时采集,舞蹈姿态的模型数据库建立,以及基于特征平面向量的21个关键节点和7个特征匹配平面的舞蹈姿态分析方法;然后,以某健美操班50名学员为实例,划分舞蹈基础和身体素质相当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教学和试验教学,试验对比组除了在动作幅度上低于常规组3.9分外,其在动作力度、规范程度方面的打分相比均高出9分以上。研究将动作捕捉技术与舞蹈教学和分析相结合,实现了舞蹈动作的直观反馈和分析,为科学的舞蹈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0年03期 v.36;No.323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分析

    雷硕;

    复杂适应系统是以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为核心的主体演化模型,复杂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适应性造就复杂性",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施行,复杂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的教学需以有效的教学设计作为支撑。针对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尝试在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中进行解读,并围绕复杂性教学设计提供了六个有效的维度,为教学设计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36;No.323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开发应用

  • 基于YNCIM模型的云南电网统一信息模型共享平台研究

    林宝德;黄祖源;田园;刘庆胜;

    为了满足生产控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间通信的需求,对云南电网统一信息模型共享平台进行了研究。在对云南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YNCIM模型的统一电网信息模型,完成了统一电网信息模型的构建。对主网模型、配网模型和客户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使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过程得以有效实现,此外还对基于元对象机制技术的统一电网信息模型管理系统做了进一步介绍,为模型管理的完整一致及科学准确提供了制度和技术层面的支撑,为模型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36;No.32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基于SSH框架医院人事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刘景娜;宋伟;田文英;刘佳;

    针对目前医院人事管理效率低、复杂度高等问题,采用SHH框架、JAVA EE平台开发了医院人事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了MVC架构理念,三层结构;实现了员工信息管理、员工招聘管理、员工考核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分工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等功能。特别是员工分工管理功能的设计,实现了医院人事的"一对一"监督和管理。该系统经过测试和应用,运行稳定、性能全面,能够承载3500名用户的压力测试,满足了大型医院人事管理的需求。

    2020年03期 v.36;No.323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用电负荷用户识别分析

    靳盘龙;宫建锋;党东升;杨阳;张斌;陈凤涛;

    为了提高电力用电负荷用户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用电负荷用户识别分析方法。分析了某区域用户的工业负荷变化规律,研究了电力数据与天气之间的改变及其日负荷特征曲线,同时引入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工业负荷的用电特征进行了判断。选择某区域的工业负荷用户进行研究,对用户进行负荷曲线计算。并通过实验测试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以此作为供电公司对用电数据进行精细管理的参考依据。

    2020年03期 v.36;No.32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基于节点运动信息的链路稳定路由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叶海瑞;柏嵩;张伟伟;柯飞;

    为MANETs路由构建了通过节点运动数据来实现的链路稳定路由LDPR,利用节点运动信息对链路生存时间进行初步预测,同时加入了双路由结构。采用LDPR路由来估计二个节点的链路连通时间时需考虑二个节点相对速度矢量。LDPR路由先对链路生存时间进行预测,确保链路发生断开前使备份路由处于工作状态。在路由被建立后,利用源节点来计算路由生存时间。参数优化结果得到:当节点数上升后,路由的开销率也不断增大,吞吐量发生了减小,传输时延也更大。相比较AODV路由,LDPR路由的开销率以及传输时延都较低,吞吐量较高,可见提出的LDPR路由运行效率更高。

    2020年03期 v.36;No.323 120-12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知识图谱在计算思维聚类和多尺度分析中的应用及热点预测

    张宾;高亚斌;孙喜民;周晶;

    采用计算思维来分析热点知识图谱的过程,分别开展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对计算思维的研究热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选择SATI3. 2软件从样本文献中提取得到关键词,通过整理总共获得了26个高频关键词。按照频次达到8以上并由高往低排序得到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基础、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能力、程序设计。计算思维的知识图谱通过Euclid距离模型生成,将知识图谱的计算思维分成了四个不同领域。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尺度分析,分析计算思维研究热点,将计算思维理解成计算机的学科思维,通过结合分析实践与理论过程,各个关键词与很多不同领域都存在明显联系。

    2020年03期 v.36;No.32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基于FIDO协议双因素eID实名认证方案

    吴淼;严则明;黄俊;

    为解决当前传统在线认证方案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FIDO协议的双因素eID(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实名认证方案。对当前传统认证方案进行分析,结合移动终端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效可靠的eID双因素实名认证方案,研究FIDO协议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FIDO U2F协议,将FIDO协议与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相结合,实现本地生物特征和eID双因素认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认证方案更加安全便捷,同时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2020年03期 v.36;No.323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钰杰;吴丽贤;

    智能电网建设要求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适应全球电网技术的发展要求,为开展技术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性资料。从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模式来看,普遍存在着业务流程过于固化的问题,导致在需要业务逻辑变化时需要通过程序修改来实现变化需求,工作开发量与维护量较大。因此,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全过程进行管控,按照实现设计好的工作流逻辑进行执行,在工作效率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只需要通过适当地调整工作流程的方式来适应其变化情况,在运维成本方面得到节约。出于不同的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的要求,也需要对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功能性分析,了解未来工作中的潜在需求。

    2020年03期 v.36;No.32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技术交流

  • 网络安全检测分解模型分析

    黄学强;

    网络的发展及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对网络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了网络安全检测模型行,在总结DoS/DDoS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网络安全模型进行分析,据此完成了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的构建。对网络攻击行为应用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同时采用了基于多个核函数的混合策略的算法,数据包通过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即可完成训练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传统软硬件相结合的网络防御系统更能满足网络的攻防需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网络安全检测模型的完善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36;No.323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基于模糊Elman网络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分析

    荣蓉;

    为了调正移动机器人避障线路,建立了基于模糊Elman网络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并应用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利用现有障碍物的距离信息来实现机器人步长的实施可控制与调节,防止移动机器人在做出准确避障行为之后因为没有设定合适的步长而导致撞上障碍物,以0.5作为机器人的最初运动步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Elman网络可以获得比其它两种方法更优的路径规划效果,同时对障碍物进行高效避让,由此实现最优的路径规划。采用模糊Elman网络来构建得到的路径规划算法能够满足规划任务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根据机器人处于不同工作空间中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020年03期 v.36;No.323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研究

    唐炳南;单春雷;柳明贤;李继标;

    在传统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过程中,评估指标的层次性差,导致风险评估准确性与效率下降,为此提出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方法。建立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风险指标权重,进而利用灰色评价法确定评价样本矩阵,建立灰类白化权函数,计算灰度评价系数,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实现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得到配电网不停作业风险评估结果,且评估效率高。

    2020年03期 v.36;No.323 140-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 基于改进决策树的停电敏感度分析

    程慧;张瑞;张世科;史冬妮;付凤平;

    当重要用户或敏感用户发生停电事件时,电网企业将面临较大压力,所以对用电敏感用户进行准确辨识,降低停电对其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采用蚁群算法优化决策树算法,主要从属性离散化,启发信息,信息素更新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UCI数据库的分类数据建立仿真对比实验,与传统的SVM和决策树方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性。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SVM和Logistic算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所提方法更适用于用户停电敏感度的分析。

    2020年03期 v.36;No.323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非理想条件下OFDMA系统物理层安全的资源分配算法

    张存侠;

    针对OFDMA系统中用户QoS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一种非理想状态下不同用户的资源分配算法,即求取用户携带比特数和发射功率最优解问题。基于自适应功率分配增益较小的情况,通过进行功率的平均分配来降低算法复杂度,基于吞吐量最大化原则,将剩余未分配的子载波分配给能获得最大传输速率的用户,提升系统的整体吞吐量水平。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传统资源分配算法,这个算法能够保证不同混合用户的最小传输速率要求的同时,有效提升算法的公平性。

    2020年03期 v.36;No.32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虚拟平台运维工作探讨

    王国平;

    随着现在服务器硬件性能的提高,一项应用独霸一台机器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台服务器硬平台上可以安装多套操作系统和多种操作系统。每套操作系统相当一台独立的机器,可以运行单独的一个应用。要实现这样的功能,离不开虚拟平台软件的使用,为此以VMware平台为例,结合工作实践,探讨虚拟平台运维工作各方面的内容,对于网络运维人员实现从实机管理向虚机管理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2020年03期 v.36;No.323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

    段立峰;

    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是当前旅游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针对传统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无法准确描述旅游热门景点的变化特点缺陷,为了提高旅游热门景点预测精度,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对旅游热门景点预测问题研究方法,得到旅游热门景点具有较大非线性变化特点,这也是导致当前旅游热门景点预测错误大原因,然后引入非线性建模能力强的RBF神经网络描述旅游热门景点的非线性变化特点,并对RBF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最优的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最后与传统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可以更好的跟踪旅游热门景点变化规律,旅游热门景点预测精度要明显优于传统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模型,而且旅游热门景点预测效率也更高,能够满足旅游热门景点在线预测要求。

    2020年03期 v.36;No.323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层次分析法的电子音乐音质评估模型

    梁惠恩;

    为准确评估电子音乐音质,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音乐音质评估模型。首先将电子音乐音质评估作为目标层,将声源特性、信号特征、声场特性、听觉特性和立体感作为准则层,将十音质评估元素作为方案层,从而电子音乐音质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然后根据各层次间元素的从属关系或并列关系,构建电子音乐音质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归一化后特征向量分量,获取电子音乐音质评估指标体系各层元素的权重,最后采用电子音乐音质评估元素权重和专家评分,得到电子音乐音质评估结果。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获取各电子音乐音质评估元素对音质的影响权重,得到准确的电子音乐音质评估结果。

    2020年03期 v.36;No.323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从2019年3月起,我刊的网上投稿系统正式启用:http://wxdy.cbpt.cnki.net/

    <正>一、网上投稿的登录途径有两条途径:1.输入在线投稿系统的网址:http://wxdy.cbpt.cnki.net/2.登录选刊平台http://www.cb.cnki.net进行在线查询,查询到"微型电脑应用",点"投稿",即打开该刊的在线投稿系统。二、新作者注册新作者用户注册流程分三步,操作细节如下列图所示:①在该刊作者投稿区下点"注册"。如图1示:

    2020年03期 v.36;No.32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

    <正>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2.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3.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2020年03期 v.36;No.32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