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如花;屈正庚;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活跃,中小型企业网络规模和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企业网络安全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而以中小型企业为实例,探讨这类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案。分析了目前网络安全理论相关技术、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规划原则,针对中小型企业规划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拓扑结构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运用当前主流的一些网络安全技术从中小型企业设备的物理环境安全、网络边界安全、网络内部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重复加固和实现,提高了企业的网络安全等级。
2020年02期 v.36;No.32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陈瑛;章鸣嬛;郭欣;张璇;季萌;
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由大数据引发的社会革命。弥补大数据行业的人才缺口是国家和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上海杉达学院紧跟国家战略,依托"中科曙光"大数据学院,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该校学生的数据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组在大量前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与业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讨论并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成软硬件实验环境,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并引入职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作为质量监控指标。测试结果显示,课题组探索出的该套方案对于我校数据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同类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20年02期 v.36;No.32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 吴斌;张桂芹;乔东伟;王振华;吴翠娟;
变电站是电网进行发电、配电、输电、调度等方面处理的重要载体,其智能化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主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满足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变电站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应在智能变电站构建中引入先进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并对相关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此实现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的一体化。而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依旧存在子系统数量过多,且彼此独立,集成度较低,难以实现自动化系统的资源共享与信息通讯,从而严重阻碍了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对此,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严格按照信息数字化、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等要求,以系统为载体进行集成优化,实现信息接入、存储、展示的统一化,遵照集成联调验收测试内容进行系统与设备性能检测。
2020年02期 v.36;No.32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陈永平;何永艳;王凯凯;
机械臂建模是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应用基础,为提高机械臂运动规划、仿真的效率,研究了基于ROS的机械臂模型URDF文件的构建方法,并采用常量定义、宏定义、文件包含等方法对URDF文件进行了精简、优化,同时介绍了一种利用三维模型生成URDF文件的方法。结果证明,经过优化的模型可参数化地进行修改,便于二次开发,优化方法大大提高了机械臂模型构建的效率,为后续利用MoveIt、Gazebo工具对机械臂进行路径规划、仿真等操作提供了便利。
2020年02期 v.36;No.32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 李青彦;彭进业;
有效去除图像特征中的冗余是图像分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SPM(Spatial Pyramid Matching)图像分类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出了一种新的PcSPM算法。该方法能在多种尺度上提取图像金字塔直方图主成分,可减少特征冗余,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图像特征中的冗余,提高了图像分类的精度。
2020年02期 v.36;No.32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刘勇;梁素杰;陈筱陆;张舒丽;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综合能力是由监控系统的监测、控制能力所决定。而且监控系统明确要求必须实时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人机交互界面良好,运用操作便利,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有助于精细化管理与升级。系统主要包含两层,即现地控制层和远程监控层。为了保障系统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在监控系统中进行电气接线图绘制与编辑的时候,以电力模型进行一二次设备创建,从而实现对应信息的有效关联。而且,配网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十分复杂,设备较多,图模的变化频率比较高,直接加大了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图模管理工作的难度,据此构建基于多源系统的配网监控系统,实行图模自助式验收。
2020年02期 v.36;No.32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张炀;程韧俐;马伟哲;祝宇翔;史军;任学哲;
DG出力的间隙性和随机性影响了对配电网电压偏移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考虑配电网结构及DG接入的现状,建立了电压偏移后果模型。研究了DG出力概率模型,并针对含DG的配电网后果计算的复杂性,提出了CVaR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得运用一般计算方法即可得到事件的后果进而得到CvaR风险指标。以IEEE-33节点网络为例计算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的风险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的引入能够有效地降低配电网系统的风险;同时也反映了CVaR模型对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特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020年02期 v.36;No.32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李秀娟;
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目标码率分配作为码率控制模型输入,对码率控制参数估计起到重要作用。新一代编码标准HEVC中的码率控制采用R-λ模型,通过分配且动态更新目标码率R计算拉格朗日乘数λ,以此对码率进行控制。监控视频具有数据量大、传输稳定度要求高、前背景划分明显等性质,对码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HEVC标准中提出基于前背景信息的监控视频码率分配算法,使得码率分配更加符合监控视频性质,进而提高码率控制参数估计准确度。提出的算法保证了监控视频码率控制性能,平均码率控制误差为0.1%。同时使前景编码质量得到提高,峰值信噪比相比于HEVC码率控制中3种码率分配算法分别提高0.36 dB、0.76 dB和0.82 dB。
2020年02期 v.36;No.322 27-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 殷守斌;田克强;李明;李中原;谷栋;
为了使无人值守变电站独立高效地运行,介绍了基于音频识别的实时监控系统的理论和结构。该架构侧重于音频数据的监控和识别过程。首先,通过使用传感器的系统获取变电站的音频信号;然后将多音频数据传输到监控主机,在频谱分析和处理之后,提取MFCC特征参数作为信号特征;最后将特征参数输入正弦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可以有效、准确地识别故障的运行状态和类型。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手动监测方法,大大提高了设备检测的效率。
2020年02期 v.36;No.32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史歌;刘婷婷;高琳;陈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快速增长,提高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时期,以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企业决策和服务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可以通过设计信息系统的定位、明确信息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建立信息系统架构、发挥各类生产数据的综合效用和价值、加强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构建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等措施实现,全面提升运营生产信息化水平。
2020年02期 v.36;No.32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 王园园;张娜;杨琳;
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法,在课堂中设定一个学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的综合性任务,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根据课堂内容将电子乐音合成引入课堂,结合音乐信号的特点,引入频谱分析的概念,根据计算机处理信号的特点依此引出时域离散信号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概念,最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践、答辩。使学生在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整个教学工作。
2020年02期 v.36;No.32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杨亿;李岚;李木子;沈佳琦;
为改善目前大学网络教育平台与教师以及学生三方的交流联系途径,提升大学网络教育环境,完善大学网络教育模式,应用基于ThinkPHP架构的Web开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国内外大学教育平台的优秀经验研究设计了大学网络教育平台。该系统跨平台性强、学术资料丰富、管理机制完善,提供了一种可满足大学教育需求的教育新途径。
2020年02期 v.36;No.32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 袁训锋;杨燕;
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高度融合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等方面的成绩突出、创新创业成效显著,从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2020年02期 v.36;No.322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庞静;
为破解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推进深度学习的实践困境,将"SPOC+雨课堂"融入深度学习。设计基于SPOC与雨课堂的深度学习模式以支持混合学习的有效实施。随后,依托"财务分析"课程,进行了基于SPOC与雨课堂的深度学习实践,并在课堂结束后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对"SPOC+雨课堂"的财务分析深度学习模式研究,旨在推动"以学为中心"的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并为开展混合学习环境下深度学习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0年02期 v.36;No.32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查英华;
创客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学实践改革的研究热点。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创客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上,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计算机专业的编程类课程的教学,从创客团队组建、创客项目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4个阶段进行了"创客式教学"的教学实践,为高职的创新教学提供借鉴。
2020年02期 v.36;No.322 54-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杨静;
在跨境电商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陕西民办院校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致使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陕西民办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校企合作方式等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促使陕西省民办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做出调整,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2020年02期 v.36;No.32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唐静;
在线约跑系统已成为人们业务休闲地热门平台之一,与传统的用户项目推荐不同,目标是将项目与用户的兴趣相匹配,针对不同用户间跑步区域、时间、周期等因素建立彼此联系。系统通过测量与每个潜在约跑候选者之间的兼容性的倒数得分,并且生成推荐列表以包括具有最高得分的用户。提出一个推荐系统,这种系统的性能是根据来自中国主要在线交友网站的真实数据集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推荐算法明显优于之前提出的方法,并且基于协同过滤的算法在精度和召回方面比基于内容的算法实现了更好的性能。
2020年02期 v.36;No.32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 段桂芹;邹臣嵩;
针对课程之间难度差异大而带来的学生成绩评价"一刀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doids算法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首先,使用Z-Score对样本集进行标准化,然后,采用K-medoids算法对学生的多门课程成绩进行聚类,最后,使用内部评价指标Sil对多组聚类结果进行评价,得出最优聚类数和最优聚类划分。通过对某高校学生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聚类,有助于教学领域向个性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020年02期 v.36;No.32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简容梅;
设计了基于BIM+GIS的桥梁管养系统,实现了将BIM+GIS技术应用到桥梁管养中。通过对BIM Server进行二次开发,以及对IFC和City GML进行数据标准扩展,实现了BIM+GIS的技术融合,并将其运用到桥梁管养中,优化了桥梁信息的表达方法。同时制定评估决策机制,生成桥梁养护方案,实现桥梁管养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桥梁的信息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桥梁管养工作的效率。
2020年02期 v.36;No.322 67-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谈笑;
针对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背景下老年病风险预测的需求,设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的患病风险预警模型。采用决策树模型,根据居民的年龄、性别、BMI指数、家族病史等多项数据进行树结构的构建与修剪,同时引入Bagging、Boosting和Rotation Forest等方法进行树的训练。最后,使用Spark中的SQL和MLlib实现并行化的决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风险预警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07%。此外,集成学习规模对于模型预测的精度影响较小,决策树的剪枝可在不损失预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2020年02期 v.36;No.32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魏微;
针对医学英语词汇多,更新快,教学方式多样等特点,以Elan为工具,结合MDA理论,设计了医学英语多模态语料库系统,并分析了其应用。研究表明基于Elan的医学英语多模态语料库具有强大的词汇功能,能够展现真实客观的语料信息,可以为词汇教学、听说教学、阅读教学等医学英语教学提供辅助和支撑可以有效提升医学英语教学质量。
2020年02期 v.36;No.32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 常博;
信息安全作为信息系统运维的关键问题之一,受到了厂家及用户方关注。分析了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攻击等;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提出对系统的延迟、吞吐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实行了安全策略的信息系统在延迟及吞吐率方面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同时系统具备了良好的安全防护能力。
2020年02期 v.36;No.322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郭威强;胡立生;
从天基安全系统的信息采集与目标识别的角度出发,使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目标物的三维重构进行研究。实现了从物体二维图像到三维立体的神经网络结构,该神经网络由特征编码、循环学习、解码三个部分组成,并对网络输出的体素概率模型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和Loop细分,最终得到了目标物点集致密、细节良好的重构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天基安全智能打击系统,有效减少了对照片数量的要求、减轻运算压力,提高侦察安全性。
2020年02期 v.36;No.32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 周永圣;孙雯;侯峰裕;杨磊;杨晋;张小贝;
车险中介云平台的费用管理系统实现了车险平台公司根据各大保险公司的佣金和成本政策灵活调整比例,方便运维人员及时配置费用数据,把握市场信息。介绍费用管理系统利用的前端Vue.js技术、Spring、Mybatis等框架技术,结合Dubbo、Zookeeper等中间件,搭建了一个SOA系统。本系统实现了前后端分离,结构合理,界面清晰友好,方便了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
2020年02期 v.36;No.32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宫德锋;王振华;柴颖;张桂芹;郝福友;
近年来,随着二级变电站新建需求的提升,如何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不仅对于变电站监视和规划目的特别有用,而且对于设备错误检测的测量也是特别有用的;同时通过监控信息可对负荷进行预测,可帮助电力公司作出关于电量采购的决策。短期负荷预测(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STLF)要在从一小时到一周的范围内预测电力负荷,从而可判断变电站运行是否正常。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TLF的方法来解决新建变电站在验收过程中通过监控信息手段检测测量设备引入的增益和偏移误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获取不同的增益和偏移误差。
2020年02期 v.36;No.322 90-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 赵洪;沈建忠;王俊;张骋;瞿青;
基于供电企业海量数据,提炼客户特征标签,多维呈现客户画像。并甄选影响电费回收风险的特征指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电费回收风险预测模型,判断用户的电费逾期风险等级。将模型结果及中间结果标签化,丰富客户画像,为业务人员提供全新认知客户的手段。
2020年02期 v.36;No.32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陈宁;陈孝文;冯世杰;吕志鹏;陈习;张娜;王岩;
针对当前海量的用户用电地址,以及地址管理的混乱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借助Hadoop框架体系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同时借助MapReduce提高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二是引入结构化管理模型,将用户用电地址分为10层,划分到社区和门牌号,同时引入不同地名的别称。最后构建用户用电地址知识库,并搭建Hadoop测试平台,对上述的试验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本文的地址的结构化处理,可详细查看不同客户的地址,同时在数据处理方面也明显高于传统的系统。
2020年02期 v.36;No.322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郭素芹;莫明飞;任春雷;郑建宁;陈坤;刘伟;
提升乡镇供电所智能化建设,推动营配业务一体化,构建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是强化供电所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全能型供电支撑平台的建设水平,对供电所规划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并规划系统和子系统的结构,开发了相应的全能型供电支撑平台。该平台包括了登陆界面,运行状况监控界面,岗位界面,营销界面,配电界面等等。将该系统运行在福建省基层供电所,运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2020年02期 v.36;No.322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 邓楚然;江疆;杨秋勇;陈灏生;黄树满;
针对电力多维度分析工作,有学者提出了大数据电力多维度分析系统,以后这一概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衍生出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从各项理论研究结果上来看,该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但当前关于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较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数据电力多维度分析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基于此,以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为基础,开展大数据电力多维度分析系统设计工作,并利用设计系统得到多维数据模型,针对模型设置多维度数据分析规则,最终通过信息化方式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检验该平台在面对海量电力多维度数据时的表现,相应判断该系统的实践应用价值与可靠性表现。
2020年02期 v.36;No.322 106-10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周磊生;于浩;李月祥;徐俊德;夏永生;
依托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防护等级满足A级的高性能金属护栏,开发了一种安装拆移简便、具备良好复用性和回收性、可作为永久或临时综合利用的高性能可移动钢护栏。在不改变原有护栏的受力结构基础上,优化护栏的安装、连接细部构造,在护栏的底部设置活动滚轮,便于转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后的护栏进行碰撞仿真模拟,验证其防护性能仍满足A级。
2020年02期 v.36;No.322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吴丽贤;林钰杰;陈灏生;张远雄;陈磊;
现代社会用电需求较大,并且十分多变,所以一种网格化的用电服务模式在配电网建设当中十分常见。这种模式在相应的技术支撑下,可以实现协调供用电关系,使用户可以直接与供电单位进行沟通,实现零距离服务;在此前提下供电单位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的反馈,再在条件允许并且合理的情况下满足需求。因为现代网格化用电服务模式的普及程度尚且不足,出于推广该模式的目的,将对网格化用电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分析流程为传统用电服务模式与网格化用电服务模式的对比,以此得出后者的优势与特点,再在建设网格化用电服务模式的角度上,介绍其中的支撑技术,例如技术框架结构、检测技术、技术模型。
2020年02期 v.36;No.322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张静;刘晓铭;黄国方;
为了提高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效率,在分析双目视觉测距以及双目相机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目测距的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安全距离测量方案,并采用双目测距原理搭建试验台对建立的系统进行实拍图像的Hough直线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和输电线相距15米的部位测距时,在无人机上搭载双目测距仪,通过对比发现测试距离接近实际15米,误差被控制于5%范围内。利用无人机搭载双目测距仪,控制赶超非常灵活,当无人机飞行期间受到气流干扰后云台角度将发生变化。
2020年02期 v.36;No.322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张益辉;王长宁;孙玲;
针对当前智能机器人应用中传统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存在的问题,对传统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同时引入A~*算法进行全局路径优化。具体则是在传统人工势场法中,对斥力函数进行改进,同时建立虚拟目标牵引点,以改进局部极小值和目标不可达的问题;在全局路径规划方面,引入A~*算法,通过改进A~*算法中的估计函数,以解决启发函数信息太弱或太强的问题。最后在Mat-lab2012b对上述混合算法进行编程,得到不同方法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改机算法可有效到达终点,并且曲线光滑、平稳。
2020年02期 v.36;No.322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蔡嘉荣;王顺意;
电网公司电力营销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客户、覆盖营销全过程、省级集中部署的核心业务系统。系统规模庞大,需要借助中间件平台以及集群技术来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随着基础软件国产化进程的推进,电力营销系统也在国产中间件上进行了部署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营销系统的架构和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国产中间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InforSuite中间件与WebLogic的性能对比情况;最后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集群配置、客户端负载均衡、缓存等技术实现电力营销系统在InforSuite集群上的部署,设计出了电力营销系统在InforSuite集群上的部署方案。
2020年02期 v.36;No.322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 王威;王晓;莫建国;何宇;
针对传统的电网调度发令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电网发令系统的工作效率并确保其安全性,设计了电网调度运行网络的发令系统,并结合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电网调度的网络发令系统,该网络发令系统采用双轨制运作。主要阐述了电网调度业务流程固化功能的实现路径和构建调度操作安全管理的模式,该系统能进一步提高网络发令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能,有利于工作计划管理的顺利制定及调度业务的有序开展,为电网调度运行的网络发令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6;No.322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陈立翼;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其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精益管理的概念逐步应用到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以精益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精益管理的一般要求和移动应用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模型和网络结构设计的关键内容并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详细阐述了系统计划管理、成果管理及数据库的设计内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精益管理移动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2020年02期 v.36;No.322 132-13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 李龙刚;
为实现对PEMFC前级升压变换器非线性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改善系统输出性能,根据PEMFC输出特性将RBF神经网络与传统PID控制器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的Boost变换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测试表明,当负载发生变化PEMFC电堆输出电压不稳定时,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将变换器输出电压快速平滑地过渡到300 V设定值。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对比,自适应PID控制器能更好地抑制变换器输出电压的振荡幅度,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
2020年02期 v.36;No.32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陈芳;
在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车辆设计制造企业在不断地进步。随着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需求量不断地扩大,对汽车变速器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汽车传动机构中,变速器属于尤为重要的部分,其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操作性。对基于可靠性的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使人们不断提高的汽车需求得到满足,有效促进我国汽车稳定、安全的发展。
2020年02期 v.36;No.322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 李波;
资源负载分配是云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算法难以得到最合理的分配方案,导致部分云计算资源上存在负载过重或者空负载现象,云计算资源利用率低。为了解决当前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算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的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算法。首先分析当前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算法的研究进展,建立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模型,然后利用具有模拟鸟群群集行为和特征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根据最优鸟巢位置得到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方案,最后采用CloudSim软件实现了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当于当前其它云计算资源负载分配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的求解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求解精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可以保证云计算资源上分配的负载十分均衡,提高了云计算资源负载利用率,降低了云计算系统的运行成本。
2020年02期 v.36;No.32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孙瑞;
随着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翻译工作也逐渐成为研究方向之一,受限于算法及匹配度等因素影响,英语翻译仍存在瓶颈。因此,提出了基于英语翻译应用视角的计算机智能校对模型并进行开发研究,该模型能够在单词级别上直接整合附加注释——包括语言标记或自动生成的单词类。基于此模型的实验表明,基于英语翻译应用视角下的计算机智能校对模型可以在自动得分和更多语法连贯性方面带来更好的翻译表现,最后还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探讨了计算机智能校对系统开发。
2020年02期 v.36;No.322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薛辉;
一个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了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案,研究了通过语音进行了控制的技术,制定了软件系统设计的原则,并设计了APP的功能模块,经测试表明,该系统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较高。
2020年02期 v.36;No.322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