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脑应用

研究与设计

  • 基于Linux和ARM9嵌入式农药残留检测仪的设计

    舒陈林;张素;洪思迁;陈亚珠;朱仲英;

    为实现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化学法农药检测仪的硬件基础上,针对其软件开发效率低、移植不够灵活,缺乏有效存储手段的不足,重新设计了应用软件。研究了嵌入式Linux的移植和利用Qt4开发嵌入式软件的方法,设计基于RS232串口通信的上位机数据保存软件。仿真实验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件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移植性能和该检测仪使用的便利性。

    2011年09期 v.27;No.22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 电网安全稳定系统的研究

    唐毅;杨根科;

    通过对上海超高压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研究,介绍安稳系统工作原理,以及实际运行中发现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今后进一步完善上海超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2011年09期 v.27;No.221 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基于GIS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及实现方式研究

    方幂;

    传统的电力营销业务应用在处理用户业扩报装、故障报修等问题上由于缺乏电网设备、运行信息、地理信息等资源的支持,在客户供电方案答复效率、处理报修请求时间等方面无法满足高效客户服务的要求。分析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构建的电网资源图形维护工具和可视化展现平台为基础,综合利用电力生产、实时系统等业务系统信息,实现高效的营销业务应用;在营销业务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几种基于GIS实现营销业务应用的方式。

    2011年09期 v.27;No.221 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面向NGB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分析

    黄会俭;

    主要介绍了在NGB网络中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加密原理,并对在新型网络环境中进行CAS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各项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双向网络的可下载CAS是系统建设的趋势。

    2011年09期 v.27;No.221 1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图文混合校验系统的研究

    韩庆波;张忠能;

    文档校验系统可以实现文档格式按照模板的要求进行自动校错。采用Ole automation技术实现对word文档的扫描和内容的写入。在进行文档校验时,采用插值的方法实现图片的识别,采用基于段落的光标定位实现图片位置的准确定位,从而实现图片格式的校验。

    2011年09期 v.27;No.221 14-15+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脚本技术在网络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邹臣嵩;段桂芹;

    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当前上机考试中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采用脚本技术、域环境与组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基于活动目录的网络考试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提供了核心部分的脚本代码,该方案的实施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实用、服务器端设置方便,考试过程中客户端能够正确执行登录与注销脚本,并能按照DC的指令进入倒计时状态,完成试卷的自动上传。实现了对网络考试环境的有效管理,解决了网络考试工作中的一些棘手问题。

    2011年09期 v.27;No.221 16-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物联网中基于UWB能量检测定位算法的仿真

    崔学荣;吴春雷;李娟;张浩;

    Ultra-Wideband(UWB)技术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室内无线测距定位的技术,为了实现对基于UWB的物联网中节点的位置进行定位,采用基于能量接收的方法来估计UWB信号的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进而计算出传播距离和位置。本文使用Matlab仿真了PPM-TH-UWB(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Time Hopping UWB)信号在IEEE802.15.4a信道下的发射、延时、信道冲击响应、加噪声、能量接收、到达时间估计的过程。该方法解决了在没有UWB信号发送、接收装置时对无线定位算法的仿真、测试和评估。

    2011年09期 v.27;No.221 20-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 基于机器视觉的竹节纱分析及其三维仿真算法的研究

    孔祥祥;张宪民;

    为对竹节纱进行分析,采用线阵CCD摄像头采集连续的竹节纱灰度图像。运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取竹节纱主干部分,去除毛羽部分。从而获取竹节纱的径向直径,并通过模式识别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则得出竹节纱的基本物理参数。这种新型的检测方法规避了传统检测方法中样本数偏小、主观行为偏差等缺点,对竹节纱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采集数据的竹节纱三维仿真算法,模拟出该类竹节纱的三维图形,为以后的三维编织仿真打下基础。

    2011年09期 v.27;No.221 2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 网络应用综合检测系统的研究

    银志教;陈德焜;马嘉林;

    针对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难题,提出一个网络应用综合检测方案,采用网络检测与应用检测取长补短相互结合的新方法,借助多线程技术,对分布的跨平台应用服务器、业务数据库和异构应用组件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全自动高效检测、分析和预警。该方案通过在上海大学房产地图应用系统检测的实例验证,取得较好效果。

    2011年09期 v.27;No.221 26-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基于CAN总线的电控单元程序,引导加载功能开发

    王伏;张忠能;杭勇;

    程序的引导装载功能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必备功能。针对发动机电控单元的特点,设计出基于车辆标准传输总线CAN总线和标准诊断协议ISO15765协议的电控单元引导加载功能。实现了控制软件和标定数据的自动下载和更新,电控单元内部程序的跳转控制功能,提高了电控单元的生产和维护的效率。

    2011年09期 v.27;No.221 30-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全数字调频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

    王龙;陈晓光;

    提出了全数字化调频激励器的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立体声信号的预处理及基带信号的合成,论证了采用高速DDS芯片实现直接频率调制的可行性,完成了基于DSP+FPGA+DDS结构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与其他的模拟调频方式相比,全数字调频激励器中的信号合成方法结构简单,误差小,减少了模拟电路,降低了硬件电路调试的难度,系统各项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证实了调频激励器全数字化的可行性。

    2011年09期 v.27;No.221 3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 新的遗传算法模型——两级种群竞争消亡算法研究

    戴春妮;刘锦高;

    对种群竞争消亡算法进行了遗传算子和控制参数对搜索性能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型——两级种群竞争消亡算法:主级GA用于实现目标函数的优化;亚级GA用于实现对主级GA的控制参数和遗传算子的组合优化。对3个经典的优化测试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种群竞争消亡算法和简单遗传算法相比,两级模型可得到更好的寻优搜索结果。

    2011年09期 v.27;No.221 37-38+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开发应用

  • 基于GIS和FMS校园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马嘉林;陈德焜;银志教;

    提出利用SketchUp和Photoshop绘制三维校园地图,在Adobe Flex平台,通过Web Services集成了学校ERP房产数据和地理属性数据,构建了校园级GIS系统;利用Adobe FMS(Flash Media Server)技术聚合了实时视频流媒体服务,最终开发了富互联网应用模式的校园实时视频GIS系统。

    2011年09期 v.27;No.221 39-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1K]
  • 两阶段封锁可串行化强制性的实现

    冯凯平;

    数据库的共享性是建立在多个共享事务的并发执行基础之上的。为了保证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并发控制器对各事务动作的调度应当是可串行化的。然而,在实际调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调度都是可串行化的。为了确保事务之间的可串行性关系,可使用两阶段封锁将非可串行化调度强制实现为可串行化调度。

    2011年09期 v.27;No.221 4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LM-BP神经网络在水质预测的应用

    胡海清;周小丽;宋毅;

    神经网络系统是由众多的神经元可调的连接权值连接而成,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可实现非线性关系的隐式表达,它不需要预选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以进行预测。结合水质预测的一些实际情况,探讨了利用LM-BP神经网络进行水质预测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预测系统。

    2011年09期 v.27;No.221 44-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5K]
  •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脸检测技术实现

    戴雯惠;叶良;

    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方法,提出了两种方法来提高人脸目标的检测的精度。一种方法是利用人脸重要特征肤色,建立肤色的HSV颜色直方图模型,通过与目标区域的特征匹配,在视频序列图像中检测和定位人脸;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了人脸的轮廓信息特征,建立人脸的矩特征,来解决人脸在比例、姿态和形状变化情况下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改进的算法分别通过了人脸尺寸、形状和相似肤色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新的人脸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运动人脸目标的检测。

    2011年09期 v.27;No.221 47-4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一种改进的PropertyGrid控件在Micaps系统中的应用

    王俊超;王丽娟;叶金桃;冯光柳;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PropertyGrid控件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中的应用。Micaps系统中的PropertyGrid控件主要显示对象或类型的属性,并通过改变属性的值来完成气象信息的综合处理。在以往的Micaps系统中,主要利用Microsoft.NET框架中的标准PropertyGrid控件,对于布尔类型的属性采用的是下拉列表的实现方式,由于Micaps系统中布尔类型的属性比较多且数据量比较大,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速度相对缓慢。改进中的PropertyGrid控件将下拉列表的实现方式转换成Checkbox形式,将鼠标由两次点击实现提高到一次点击实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还有利于操作的方便,此外,还实现了标准控件的其他基本属性显示;同时提供一个二次开发环境,以便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调整显示样式,或在该系统提供的基本功能之上开发新的功能。最后利用.NET中的反射机制实现了向Micaps系统中的移植。

    2011年09期 v.27;No.221 50-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网络参政中虚拟群体的分析

    曾桂芳;陈京民;梁亚婷;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得社会主体能够更加直接和方便地进行政治参与,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虚拟群体,即网络参政群体进行探讨,分析了网络参政群体的内涵、特点、属性、基本要素,并根据这些理论基础,针对目前网络参政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1年09期 v.27;No.221 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基于网络教育的网上支付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周志俊;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接受这一新教育模式的学生规模也在日益增长,但教育的传统收费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异地学习。探讨了引进网上支付这个已经被其他行业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的可能性,设计了整个报名、支付一体化系统的流程架构以及讨论了根据目前情况具体实现的方法。

    2011年09期 v.27;No.221 56-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技术交流

  • 基于3DS室内模型虚拟漫游场景的管理方法

    袁永美;

    以3DS室内模型作为虚拟漫游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Portal技术的入口生成新方法及视锥体裁剪算法。首先在3DS MAX建模时确定入口位置,然后在虚拟漫游时由入口位置计算生成入口平面,进而用入口平面裁剪视锥体创建物体可见集实现场景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入口生成方法效率高,室内模型遮挡性越强,裁剪算法的优越性越突出,此方法可适用于任何3DS室内模型虚拟漫游的场景管理。

    2011年09期 v.27;No.221 60-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基于tsPSO的聚类案例检索策略

    王薇薇;王清心;桑海;

    当今社会,情报对于公司及个人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从海量数据中找寻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人们使用基于案例的推理这项技术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新增案例不断的被加入到案例库中,容易产生沼泽问题,而一个好的聚类算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即可方便案例库的维护和使用,又提高了查找的速度。为此提出了基于tsPSO算法的聚类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证明有良好的效果。

    2011年09期 v.27;No.22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召开

    <正>2011年8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召开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由理事长陈亚珠院士主持。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仲英教授、副理事长邵世煌教授、吴红泉高工,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高毓乾高工、常务理事石刚高工、华建新教授级高工、虞慧群教授,理事兼副秘书长白景峰副教授、张树瑜高工等出席,副理事长蒋昌俊教授、常务理事田作华教授、朱元清教授、汪镭教授、李光亚教授级高工、高传

    2011年09期 v.27;No.221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