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汉;侯成滨;戴靖雯;沙睿芝;束展逸;罗茂臻;
虚拟轨道列车是一种三编组、双铰接、全轴转向的胶轮列车,其转向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状态,控制各轴转向角,以抑制铰接结构导致的后向放大效应,确保列车沿预设轨道行驶。由于列车采用全轴转向系统,存在多个输入和复杂的动力学约束,以及车厢间的运动干涉,普通乘用车的控制方法已不再适用。因此,转向控制器需考虑铰接式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实现各轴的协同控制。针对虚拟轨道列车的全轴转向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时变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以提高各种工况下的预测精度,确保转向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鉴于动力学模型的高非线性程度,采用在工作点附近的在线线性化方法来加速求解。MATLAB与TruckMaker软件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效果优于基于扩展阿克曼转向的方法,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相近,但计算速度更快。经过加速后,控制器能够实现20 Hz的控制频率,满足实时控制需求。
2025年01期 v.41;No.38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 陈凯华;王艺;袁卫华;李宗飞;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应用中面临的算力需求大、开发环境搭建重复性高、人工智能应用门槛高的问题,基于容器技术的天津气象人工智能TMI平台提出一种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案。采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管理和训练环境快速搭建,并结合气象领域使用需要,基于Volcano设计GPU决策器(GPUMaker)和任务决策器(JobMaker),实现密集型训练任务在多GPU节点的任务分配。通过实验分析,TMI平台的在线运行节省了大量的逻辑CPU资源和存储资源,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气象应用的深度融合。
2025年01期 v.41;No.38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 杨恒;孟垂攀;姚芳;皮凯云;申萌;杨鹏举;
为了探究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和接入位置对低压台区线损的影响,构建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多场景仿真模型,并分析线损影响因素。分别搭建两级式光伏逆变仿真模型和15节点低压馈线模型,用以模拟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形下的实际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光伏和15节点低压馈线模型的并网运行,分析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和不同接入容量等多场景下的线损变化规律,为分布式光伏的选址定容和低压台区降损节能提供决策支持。
2025年01期 v.41;No.381 10-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张洁;王庆文;屈正庚;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分簇的路由机制是一种节能部署方式,但采用固定簇头节点的路由机制通常存在能耗不均衡的问题,因为汇聚节点周围的簇头节点通常会承载较多分簇的汇聚流量,从而导致节点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其他核心性能指标的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将k均值聚类算法与随机线性编码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簇算法,将网络编码机制与多跳协同中继通信机制相结合,降低各分簇节点到基站节点数据传输的能耗。此外,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通信距离和剩余能量值,将中继节点选择问题抽象为一个NP-hard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高效梯度下降算法解决此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TEEN算法和CERP算法相比,在网络延迟、生命周期、能耗和投递率指标上均较优。
2025年01期 v.41;No.381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王程;付智鑫;王卫萍;刘吉平;刘军伟;
为了评估系统范围电网的保护继电器协调性,提出一种创新策略,寻求一种基于现实模拟数据并独立于保护方法的所有保护继电器的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2个步骤:进行各种故障模拟的系统分析,并将所有模拟的继电器的测量结果构建数据库;使用模糊集合来表示每个继电器设置的质量。为IEEE 9总线电网的调整版本确定新的保护协调方案。将所提方法与传统的设置规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评估电力系统的保护安全性,并提高继电器的协调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 朱冬梅;王凯;李启荣;
为更好地对医院各科室配置所需要的专业性医务人才,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实现医院组织管理系统最优化,依据医院人力资源中心对人才配置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医院人力资源模型。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基于数据的医院人力资源最优分配方法。采用此方法求解医院人员最优分配问题,对各科室所需要的医务人才合理配置,实现了人尽其才、人岗匹配的目标。
2025年01期 v.41;No.38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张学谦;吕磊;
针对静态词向量模型无法表示多义词,传统序列模型无法捕获层级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鲁棒优化的BERT预训练方法结合有序神经元LSTM和注意力机制(RoBERTa-ON-LSTM-AT)的电力运维日志模型。RoBERTa模型提取文本动态向量表示,解决一词多义问题;ON-LSTM模型通过对神经元排序,捕获文本层级结构特征;AT识别对分类结果影响更高的关键词。在电力运维日志数据集进行实验,通过RoBERTa-ON-LSTM-AT模型可以得到F_1最高分,进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董胡;陈伟;彭高丰;陈耀东;刘刚;
虽然传统的单通道语音增强技术使用简单,但其计算复杂度低且存在音乐噪声等问题。虽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语音增强方法有相对好的语音增强性能,但是它需要适当的训练数据集和较大的计算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子空间与DNN的语音增强方法。使用子空间去除部分噪声,再使用DNN进一步去除残留噪声,以增强语音的可理解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平稳低信噪比环境中,提出的语音增强方法在PESQ和STOI 2个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子空间和DNN方法。
2025年01期 v.41;No.381 32-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 于翔;
为了对存在于电力物资采购部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开展量化评估以及自动化评测,设计基于统计理论的电力物资采购风险评估模型。使用约束特征分析法,构建约束变量模型,对风险评估进行量化决策。基于电力物资采购部门中财务市场与权益市场之间的联系,开展电力物资采购风险评估量化特征分析。使用自适应学习方法,分析电力物资采购风险评估所显现出的统计特征,为该风险评估构建人工智能评价模型。基于统计分析理论,针对电力物资采购风险评估过程开展自适应寻优工作,实现电力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良好的评估效果和较高的准确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黄晶;乐家华;
针对传统人脸影像制作工作量大、耗时长、效果差的问题,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人脸影像制作。比较4种运动捕捉技术,考虑到人脸的特殊性,选择光学式运动捕捉技术。在人脸面部关节处固定特殊反光材料,通过摄像机收集人脸动作数据。通过人脸动作数据获得人脸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同时,通过摄像机标定参数实现由二维图像数据到三维空间数据的转换,从而实现三维重构。对不同段之间的数据通过平滑处理消除人脸面部动作的不平滑,实现人脸影像的合成。将光学式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实际的人脸影像制作,所得到的人脸影像实现了对动态人脸的量身定做,具有良好的效果。
2025年01期 v.41;No.381 39-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唐鹏翔;杨能;张晓美;
原矿质量和生产温度影响着矿石产品的质量,矿石的原矿质量和产品质量可以分别用原矿参数和质量评价指标来描述,在已知原矿质量下,矿石的加工生产过程主要通过调节生产系统温度Ⅰ、Ⅱ完成。根据某生产车间记录的加工时间、系统温度、原矿参数、质量指标数据,建立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与原矿参数、系统温度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原矿参数、系统温度下的矿石产品质量;根据客户对矿石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评价指标的要求,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计算出生产系统温度Ⅰ、Ⅱ,便于实际生产操作。
2025年01期 v.41;No.38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张鹏;曹子佳;张隽;张贺宁;
进行医疗设备可视化追溯时,由于无法实时捕获和记录设备信息,影响追溯效果。对此,提出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的医疗设备可视化追溯方法。通过RFID获取医疗设备身份信息,利用DBSCAN聚类算法计算相似度最高聚类结果,得到医疗设备的区域信息,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实现设备区域信息的传输,计算医疗设备轨迹的卡尔曼滤波器系数,与最新位置信息进行比较获得相关概率值,以达到可视化追溯医疗设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医疗设备识别精度最高时达到98%,可视化追溯概率始终高于90%,追溯能耗小于1.60 J,具有实用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49-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李宝;
高校学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进行大学生在校健康检测和健康预警的有效工具。针对目前高校没有建立完善动态的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档案,使用SSH框架+SQL Server数据库等开发技术设计出学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EHRs)。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体检信息管理、病历信息管理、健康状况信息管理、亲属信息管理、档案数据查询等模块,便于用户随时获取健康报告数据,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健康警示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2025年01期 v.41;No.38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李洋;张镝;
在补全残缺数据样本集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评价数据样本集合的相似度导致数据值估计准确率低、补全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残缺数据样本集补全算法。通过插值模型构建残缺数据拟合函数,得到相似数据样本集。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评价相似数据样本集的相似度,得到残缺数据样本集补全权重。采用推荐算法计算最优推荐数值,实现残缺数据样本集的补全。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残缺数据样本集补全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值的估计准确率与补全率,充分说明该算法具备更好的补全性能,能够保证各领域数据的完整性,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 王业;任旭超;杜云龙;崔玉;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同时可以保障电力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因此,使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动作行为的评价更加精准迅速是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策略。基于此,提出一种借助VGG16(visual geometry group 16)评价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动作行为的方法。深入解析基于VGG16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保护评价机制,利用PSCAD(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进行直流线路模拟,生成用于VGG16训练和测试的样本集,对VGG16进行细致的训练。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保护动作评价方面表现卓越,能够使损失函数小于期望值,即VGG16可以正确评价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动作行为。
2025年01期 v.41;No.38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杜文龙;田晴晴;
为了解决高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座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传感技术的智能座位管理系统。系统整体架构由物理层、通信层、物联网云平台层等组成。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业务逻辑实现等3个方面阐述系统的技术实现过程。采用LoadRunner和威尔逊区间算法对样本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响应时间、并发数、吞吐量等性能指标中表现较优;在系统功能、易用性2个功能指标中具有更强的功能优势,能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座位资源的智能化监测、利用和管理。
2025年01期 v.41;No.381 65-6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 王思源;李海雄;韩贝;李鹏;高杰;
随着智能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家居与智能大棚系统日益完善,两者间的结合愈发紧密且功能不断增强。设计一款智能家居与智能大棚结合的系统,系统采用STM32与Arduino 2个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其中,Arduino单片机进行烟雾、光感、土壤湿度、雨滴、水槽水位模拟信息的采集,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STM32单片机,STM32单片机进行数据分析后上发给OneNET云平台,微信小程序拉取OneNET云平台数据并在前台进行数据展示。语音识别系统和手势识别系统进行自动模式、节能模式、睡眠模式、夜灯模式的转换。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以将智能家居与智能大棚一体化,有效简化了操作步骤与使用难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和价值意义。
2025年01期 v.41;No.381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 林茂源;
在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Dropout容易导致训练阶段和校验阶段模型不一致,限制模型的性能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引入R-Drop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使用双向KL散度及负对数似然损失函数规范模型的输出分布,利用正则约束调整模型的自由度,提升模型预测准确性,改善模型泛化性能。结果表明,引入R-Drop后的模型能进一步改善DeepMalNet模型的检测能力。
2025年01期 v.41;No.38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陆玉琪;吴媛欣;方晓蓉;倪卿;顾荣斌;
由于网络流量数据大、流速高,异常流量监测对于主机漏洞预警起到了支持作用,因此,实时检测网络异常流量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提出一种在线异常检测模型。基于网络流量报文头的加密流量特征,为特征量和每个流的提取时间设定阈值,保证特征提取的时效性。基于经典的LeNet-5构建一个异常检测模型,对异常检测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评估模型对异常流量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少量的报文头便能达到较高的异常检测精度,大部分异常类型的检测平均精度在90%以上,这为网络在线异常检测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证明,减少了异常流量对服务器的影响。
2025年01期 v.41;No.38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 韩立芝;刘明红;左雅;刘灵爽;李香平;
为了给电力工程知识图谱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对标签挖掘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实现文本标签的分类。基于电力工程标签场景的稀疏特性对SVM算法加以优化,并采用一种双超平面的孪生SVM(TWSVM)算法提升泛化性能。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解决TWSVM超参数取值困难的问题,一方面引入适应值增益反馈机制提升算法的迭代速度,另一方面通过渐变随机扰动机制避免训练的过早收敛。基于集成学习的思想,以实际电力工程数据为样本进行模型训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的各项指标显著提升,F_1值提升了9.89个百分点,优化效果明显。
2025年01期 v.41;No.38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 赵轩;李懂理;龙涛;黄郑;王红星;
通过5G技术与电力巡检无人机相结合,可以提高巡检图像传输速率、降低传输延迟,从而提升无人机巡检效率与质量。针对电力巡检任务需求,设计5G电力巡检无人机控制方法。通过机载处理器对管控平台任务进行解析,并转化为无人机控制指令。同时,建立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RTSP)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的5G数据传输链路,实现图像数据与指令数据的分流传输,保障图像数据与控制指令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测试表明,提出的无人机5G远程控制方法可以满足电力巡检需求,其端到端图像输出传输延迟为200 ms,具有较好实时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 王毅;曲烽瑞;曾松涛;葛佳菲;李智斌;
短期电力负荷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传统单一预测方法存在预测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因子分析模型(FA)联合支持向量回归(SV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将贝叶斯理论引入FA,建立贝叶斯因子分析(BFA)模型实现对因子个数的自动确定;利用BFA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多个能够反映用电负荷数据变化趋势的隐变量形式;利用SVR对每个隐变量分别进行预测,将各个预测结果综合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BFA-SVR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2项指标均明显优于SVR、BP神经网络和LSTM模型。
2025年01期 v.41;No.38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李嘉鸿;叶成彬;郑舒腾;郑俊健;
针对传统变电站在用人工方式对多个变压器及其工作环境温湿度检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消耗大、安装固定的检测设备成本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热成像测温的巡检小车。巡检小车以CH32 V307作为主控芯片,采用MLX90640红外热成像模块、USR-C216模块等一系列硬件模块,实现对多个变压器及其工作环境温湿度进行全自动巡检,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有人云物联网监控平台,用户可在有人云物联网监控平台PC端或移动端实时查阅温湿度检测数据。实验测试表明,该巡检小车能够满足变压器温度和环境温湿度检测需求。
2025年01期 v.41;No.38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王承凯;王巍;刘大为;张晓宇;
为了提高新型电力系统中可持续能源的调度控制能力,提出一种短期负荷预测算法。该算法在建模过程中以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为基础,将用户分布和微电网的负荷分别作为输入与输出参数。通过基于深度学习驱动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来识别参数的行为模式,并对短时间内行为进行建模,以实现有效的预测过程。引入雁群算法完成对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超参数的优化整定。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性能指标明显较优,均方误差降低了40个百分点以上,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则降为现有方法的48%以下。
2025年01期 v.41;No.381 100-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黄炳鹏;俞晓峰;曾丁;
为了解决智能配电网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继电保护误动问题,提出基于改进万有引力算法的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优化方法。将最小化所有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之和作为目标,创建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优化模型。利用万有引力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并引入杂交粒子群算法改进原算法,快速得到继电保护时间整定系数和启动电流2个待整定定值的最佳组合,实现智能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所有继电器的动作总时间由39.708 s降低至32.973 s;各故障节点的继电器主备保护时间级差均大于0.3,继电器之间的相互配合较好。
2025年01期 v.41;No.38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吴欣;张志强;胡博文;陈晓彤;
为了解决现有算法对电力工程数据挖掘程度不足、算法准确度有限等问题,文章设计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电力工程数据分析算法。所提算法利用电力工程的技术属性、材料参数、地理条件等指标作为输入,采用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合理确定高斯分布函数的数量,并通过期望值最大化算法实现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优化。同时,将具有参数最优的高斯混合模型作为数据预测模型,挖掘电力工程指标静态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实现电力工程数据的精准预测。以造价数据为样本进行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DPC-GMM算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33%,预测误差方差则仅为0.0005,相较于GMM算法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2025年01期 v.41;No.381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陈璐;周杨俊冉;杨文涛;王小明;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发电效率,设计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DC/DC双向变换器混合储能方案,并开展性能仿真分析。利用DC/DC双向变换器连接储能部件与负载母线,该变换器的控制性能对系统整体动/静态性能存在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C/DC双向变换器高压侧电流逐渐升高,产生了持续上升的最高输出功率;DC/DC双向变换器与Buck电路达到了合理的参数,能够达到混合储能系统要求达到的稳定性与快速性控制标准。DC/DC双向变换器主电路与Boost电路的各项参数处于较优的状态,能够实现对混合储能系统进行稳定高效控制的目标。
2025年01期 v.41;No.38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古永亦;魏煌;
“双碳”目标推动着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给配电网运营尤其是电压调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提出一种有源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采用协调控制配电网静态同步补偿器(DSTATCOM)、有功限电以及有载分接开关,以保证配电网电压不越限。仿真结果表明,DSTATCOM在电网调压中能够减少其他控制变量的压力,在平衡节点电压突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所提方法可以在大扰动条件下恢复电压。
2025年01期 v.41;No.381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 白创;蒋俊权;
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工程文件识别与分类方法。对文档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利用Faster-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模型检测出预处理后图像的表头部分;对完成检测的图像进行字符识别,得到表头文字信息;使用基于Transformers的双向编码器表示-卷积神经网络(BERT-CNN)模型对提取出的字符进行句子层面的特征向量表示,将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完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精确率可达99.21%,F_1值为98.05%,文件分类F_1值可达87.71%,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对于工程文件识别与分类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120-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 李婷;
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对220类树叶,共计16 846张树叶图像进行研究。对预处理的树叶图像从形状、叶裂和颜色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模型,计算给定一片树叶属于某一类的概率。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学习,并对测试集进行分类。利用描述叶子的各种特征参数,以类间距离度量220类树叶之间的相似度,再利用无监督谱系聚类法绘制谱系图。实验中,将数据以不同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得到不同的正确率,其中,当训练集为80%,测试集为20%时,模型的正确率是最高的。
2025年01期 v.41;No.381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 李琰;潘玖庆;陈尧;张振玉;李轩;
针对窃电现象普遍存在及反窃电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建立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大数据的用户窃电行为辨识模型。通过对用电信息大数据的预处理和分析,建立能有效反映用户窃电行为的电压、电流、电量和功率因数的电气量异常检测模型。利用改进随机森林模型,实现电气量异常特征量与用户窃电行为的非线性映射预测诊断。建立用户窃电行为辨识计算实例,通过用户窃电行为辨识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为供电公司对用户窃电行为的辨识及反窃电相关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和指导。
2025年01期 v.41;No.381 130-133+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郭萌;徐胜;陈锦龙;李玉靖;杜江;杨帅;
为了快速统计分析电力调度数据,明确电力调度状态,针对电力调度人员声纹特征提取精度和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声纹特征AI回溯提取方法。运用模拟数字转换器获得调度人员语音数据信号序列,计算信号不同帧的短时能量与短时过零率均值,检测声纹信号端点,在Mel频率下依照人耳听觉特性,基于线性预测系数,采取非线性转换,通过微分、高阶微分等步骤获得声纹特征参数;运用AI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调度人员语音数据,引入连续片段说话人识别模型确定目标说话人身份,创建调度人员声纹判断函数,实现声纹特征AI回溯提取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声纹特征提取精度高、速率快,为电力调度系统的科学化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思路。
2025年01期 v.41;No.381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刘瑛;张应斌;颜清;方连航;曹璐;李金讯;
为了满足嵌入式电网海量信息处理需求,设计基于异构区块链的嵌入式电网信息调度系统。系统采用轻节点层接收嵌入式电网多源异构数据信息并传输到全节点层。硬件部分,设计多源异构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子单元。软件部分,利用共识机制完成信息共识后上传至异构区块链功能层,使用支持向量机融合嵌入式电网多源异构数据。经过融合、分析等处理,以应用层呈现调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调度嵌入式电网信息,并能降低调度总能耗。
2025年01期 v.41;No.381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张运厚;丁松;彭飞;安天瑜;王铎钦;
为了保证电网安全性,防止欺骗性数据注入对电网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提出基于多隐层极限学习机(ML-ELM)的欺骗性数据注入电网安全性智能检测方法。通过电网数据状态估计,获取剔除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冗余数据的电网量测值数据;考虑在攻击者完全掌握电网拓扑结构情况下欺骗性数据注入对电网造成的影响,形成欺骗性数据注入攻击的机理;应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训练欺骗性数据,构建欺骗数据学习模型;通过ML-ELM算法检测电网欺骗性数据;利用入侵杂草优化算法优化ML-ELM的权重与阈值,使其智能检测结果更加精准。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可精准实现攻击发生时的变量状态估计,有效检测是否存在欺骗性数据注入攻击,并获取攻击位置;可根据注入攻击程度的不同,有效获取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能够助力电网安全运行。
2025年01期 v.41;No.381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许国泽;刘广林;李海波;孟科润;胡万浩;
谐波衰减、纹波电流以及功率损耗参数复杂且冗余,监测精度较低,为了实时地监测电力系统中高压触点温度,并直观展现监测结果,提出基于滤波电路参数优化的电力高压触点温度无线监测方法。读取各触点温度信息,依据ZigBee遥测网络,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将所有的监测仪相互连接,并将所有节点采集的温度信息传送至监测主机;监测主机负责展现、评判、存储全部高压触点的温度及相关信息。通过优化滤波器滤波电路的谐波衰减、纹波电流以及功率损耗三个目标参数,使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更具可靠性,获取更优质温度监测效果。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监测电力系统中所有高压触点的温度,且精准高、误差小,有较强的应用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梁燮凡;王焯杰;谭喆;胡小妮;苏剑维;
为了预防雷电灾害,针对观测站位置定位困难与无法确认接收雷电云闪时间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密度聚类的雷电声波信息融合低频定位方法。将雷电声波位置向量集作为输入,使用自适应密度聚类算法,初始化雷电声波位置向量样本,计算样本密度、最佳聚类数和聚类中心,并更新隶属度矩阵后,输出当前隶属度矩阵的最佳聚类中心,该聚类中心即为雷电声波信息融合低频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雷电声波信息融合低频定位时,聚类类簇间的分离度和类簇内的紧密度均较好,聚类雷电声波信息能力较强;可有效定位雷电袭击位置,最大误差仅为303 m,应用效果较好。
2025年01期 v.41;No.38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李娜;李洪涛;郭静;杜建宇;文铭达;
提出计及电源多尺度不确定性耦合的调峰资源分布式协调优化模型,提高风、光新能源消纳,使配电网具有最优经济效应。通过随机网络理论刻画配电网的电量平衡问题,根据盒式区间模型刻画源荷预测误差实现源—荷不确定性耦合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构建目标函数,实现电源侧资源、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实现各发电机组、价格型需求响应(PDR)及各类激励型需求响应(IDR)资源的优化调度,与未考虑需求响应及电源不确定的资源调度方案相比,所提模型可降低弃风、弃光成本,节约14%的成本。
2025年01期 v.41;No.381 154-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陈露东;郑飞;张彦;张鹏城;王杰;
在配电系统规划中,存在完善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小波分解-暂态信号的配电系统网格化统筹规划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构建网格划分模型,在模型构建中,将第一个目标函数定为降低馈线跨越供电网格的实际数量,将第二个目标函数定为使电网联络线处于同一个供电网格中,将第三个目标函数定为尽量使线路配变器处于同一个供电网格中。设计约束条件,并根据网格划分结果实施供电网格划分。对网格化分区的暂态信号数据实施小波分解,根据暂态信号数据与负荷密度调查结果,实施负荷预测。在满足各区块负荷中心与城市街道走向的约束下,设计一种最短路径规划算法,寻找各区块的主要供电干线与区块间与主干线相联络的最短路径,完成网格化统筹规划。统筹规划测试结果表明,该配电系统不存在匹对线段与主供线段交叉的问题,网格化统筹规划效果较佳。
2025年01期 v.41;No.381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 蔡建峰;董彦彦;刘明辉;季宁;李英男;
为了提升施工隐患行为预测的精准度,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提出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施工隐患行为预测算法。利用索尼HDR-AX2000E摄像机采集施工现场的静默视频;通过误差反向传播训练算法调整BP神经网络参数;在参数调整后的BP神经网络内,输入采集的施工现场静默视频,输出施工隐患行为的粗预测结果;以粗预测结果为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输入,采用Viterbi算法计算模型的最大输出概率值,最大输出概率值对应的施工隐患行为即施工隐患行为精预测结果。实验证明,在不同施工行为情况下,所提算法预测的马修斯系数与1较为接近,预测精度较高,可有效粗预测与精预测施工隐患行为。
2025年01期 v.41;No.381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唐鹏;李波;倪达明;彭冬宇;孙为勇;
由于时间尺度划分能力较差,能量变动量较大,导致电网调度经济性下降,为此提出储能电站接入的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分析电网能量输出特征,设定调度优化约束条件,确定电网多目标能量优化函数,构建储能电站接入的电网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对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进行整合,结合粒子群算法获取最优电网多时间尺度能量优化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应用后,运算速度与优化调度后成本皆有所改善,机组调整量相对较小,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能够有效控制电网能量变动量,提高电网调度经济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尹国龙;顾鸿博;白杨;徐文涛;李培琰;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具有典型的功率波动特性,微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调控困难的现状,在分析柔性负荷功率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柔性负荷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模型,将负荷端功率控制与传统的电源侧功率控制相结合,交流子网与直流子网的双向功率传输则采用柔性双下垂控制策略。建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控制策略和不同柔性负荷下的微电网经济可靠性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及柔性负荷在微电网控制的价值。
2025年01期 v.41;No.381 171-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 胡从川;何子睿;高居冠;李明;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被攻击行为较多,隐私位置数据加密输出机制存在偏差,整体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源节点隐私位置数据智能加密方法。根据网络动力结构建立网络模型,利用网络模型搜寻网络源节点隐私数据,构建隐私数据库,基于隐私数据库和数据隐私特征设计数据动态密钥,采用特征选择算法,构建无线网络隐私数据加密模型,控制数据加密过程中的数据隐私特征数量,优化隐私位置数据加密输出机制,对数据加密结果进行优化,实现隐私数据智能加密。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后,4种网络入侵模式的入侵次数均有明显降低,数据抗攻击性均达到了90%以上,实用性与安全性较高。
2025年01期 v.41;No.381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李互刚;李刚;孙伟;王斌;
提出基于半监督特征融合算法的配电网施工场景非定标三维重建方法,重构配电网施工三维场景,辅助配电网施工相关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消失点相机自定标方法构建线性方程组,获取相机内外参数,建立相机成像模型,获取配电网施工场景图像。采用半监督稀疏流形嵌入方法,通过获取施工场景图像的特征投影矩阵,提取施工场景图像低维特征。该特征经加权融合后,采用灰度协方差最大值确定像元阵列特征点的方法,匹配融合后的图像特征点,结合定标相机内外参数计算所有匹配特征点的重建三维坐标,实现配电网施工场景非定标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精准地定标相机,清晰、逼真地呈现配电网施工三维场景。
2025年01期 v.41;No.381 180-182+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韩盛;毛晓俊;程群;徐守博;
在混合动态环境的最小路径长度代价下,为了保证无人机可靠完成输电线路巡检,提出基于时空特征深度学习模型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混合动态路径优化算法。利用深度学习下卷积门控循环单元检测待巡检目标输电线路,提取巡检目标的时空特征,生成初始巡检路径。以检测获取输电线路目标为起点,基于改进蚁群-Dstar混合算法,优化无人机巡检混合动态路径。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躲避突发障碍物,保证输电线路巡检效果。
2025年01期 v.41;No.381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 刘津铭;周智成;阳晟;阮航;
为了提高供电稳定性,满足用户供电需求,提出基于多元模糊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供电均衡性实时一体化监测方法。采集可衡量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电流、电压以及输电线路线芯温度实时数据,建立包含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类型的供电均衡状态样本数据集;通过竞争凝聚算法模糊聚类和筛选供电均衡状态样本数据集,并用筛选后样本数据的隶属度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方法做加权操作,以样本数据点到运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方法获取的最小超球体中心的距离为基础,构建供电均衡状态评估函数判断供电均衡状态,实现供电均衡性实时一体化监测。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监测供电均衡性,并对异常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当隶属度临界值为0.16时,所提方法监测效果最好。
2025年01期 v.41;No.381 187-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 何方波;刘俊;胡成刚;吴蓓;
针对智能电网电能交易频繁,而传统电力市场模式交易量低、交易过程复杂的问题,融入多项智能技术对电力市场交易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建立联动博弈模型加强市场各区块间的联系,使电力市场主体间的交互更为便利。建立微网群交互体系,为智能电网交易用户提供交易渠道,使参与交易的客户及时投标报价。采用非参数核密度调节(KDE)算法匹配合适的订单用户,调节市场交易密度,使交易过程更为便利。通过Proteus软件仿真电力市场交易过程,实验表明,所设计智能电网电力交易量最高为4161.5 kWh,薄表生成交易效率达到93.2单/h,整体便利性提升率为9.1%,证明设计具有可行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193-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 万万;刘荣;谭军;
为了精准识别高速公路交通态势,保障车辆的安全畅通,研究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算法的高速公路交通态势信息化识别方法。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划分高速公路交通态势数据的类别;构建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信息化识别模型,输出高速公路交通态势识别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结果的MAE区间为[5.12,6.96],MAPE区间为[9.88%,11.52%],识别精度较高,可以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
2025年01期 v.41;No.381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岳恒;董俐君;邸金龙;
基于改进关联规则算法提出一种用电行为险态自动化辨识模型,能精准挖掘异常用电数据,提升用电行为险态辨识效果。通过引进多最小支持度的概念,结合免疫遗传算法,得到改进关联规则算法;利用改进关联规则算法在用户用电数据内挖掘异常用电数据,依据排序向下闭合思想,加快异常用电数据挖掘效率;依据用户用电数据特征,得到用电量突变、同类用户差距大等用电行为险态类型,按照专家经验分析异常用电数据内的数据特征曲线和用电行为险态的匹配情况,自动化辨识用电行为险态类型。实验证明:所提模型可精准挖掘异常用电数据,具备较高的用电行为险态自动化辨识精度;在不同用户数量时,所提模型自动化辨识险态用电行为的规范化互信息值较高,具备较强的辨识鲁棒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01-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王瀛;边德兴;吕旺;
在智能道路网络化建设中,无线环境无网情况下的车路精准定位是一个挑战。提出一种针对无网环境的上行下达时差定位技术。探讨基于差分上行时间差的定位技术,融合查恩算法和泰勒级数算法进行噪声精确定位研究,从而在无网环境下精准定位车辆的全局位置。结果表明,最大距离误差从10.136 m降低到2.384 m,距离均方差从3.494降低到0.472,定位时间从0.5 s增加到1.3 s。验证了所提定位技术在各项指标上都是最优的,提高了车辆定位的准确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 罗清;葛宇昊;武峰波;
通过计算管控数据特征的信息熵,对数据特征进行筛选,导致信息化管控数据异常值较多。因此,设计基于信息熵和决策树的信息化管控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获取大量的信息化管控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和降维处理,提取多个管控数据特征,并计算不同数据特征的信息熵值,对其进行特征选择,在决策树的作用下,计算特征阈值,对管控数据特征进行分类处理,通过计算管控数据之间的距离,对当前管控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进行判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误检率较低,检测效果较好。
2025年01期 v.41;No.381 209-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李江辉;
在地铁车辆底部吹扫除尘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反复的调试参数会大大增加设备的设计成本和用时。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流体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对移动式地铁车辆底部吹扫装置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对2种不同类型喷嘴各个参数下的喷出气流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比较多种尺寸吸尘口捕捉灰尘的有效距离,仿真喷嘴以多种姿态吹扫时的整体吹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集束式喷嘴,吸尘口尺寸600 mm×600 mm,且喷嘴与车辆底部沿车辆径向夹角45°时,吹扫区域气体流动均匀且除尘效果最佳。
2025年01期 v.41;No.381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 林勇;李峰;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振荡下动态相量和频率的估计精度,优化电力系统存在振荡情况下的信号模型,构建一种由幅值调制与相角调制参数构成的混合调制(HM)模型。对信号采用泰勒级数展开计算实现线性化转换过程,设计相应的实验来实现振荡信号与频率线性变化条件下的算法性能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幅值与相角调制系数时形成了更大的误差,TVE都在3×10~(-4)%以内,满足标准测试要求。设置噪声信号后形成了更明显的测试误差,TVE都在0.06%以内,比标准3%更小,同时频率变化率误差低于15 Hz/s。故障信号测试发现,采用所提算法经过1.2 s振荡后形成的幅值估计曲线未出现明显波动,表现为更光滑的特点。
2025年01期 v.41;No.381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 刘惠华;王天师;
为了提高作业现场关键区域行为识别的准确率和速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关键区域异常行为识别算法。通过采用基于关键点运动特性的关键帧定位算法对作业现场关键区域异常行为关键帧进行定位,并采用瓶颈残差模块替代常规残差模块改进时空图卷积网络,利用改进的时空图卷积网络对关键帧中的异常行为进行识别,实现了作业现场关键区域行为识别。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的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异常行为识别算法,如3D卷积长短期记忆(C3D-LSTM)网络算法、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算法、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所提识别算法对关键区域异常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更快,分别达到92.13%和14.26帧/s,有效提高了作业现场关键区域行为识别的准确率和速率。
2025年01期 v.41;No.381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尹羽;钱毅;
为了准确评估继电保护装置的生命周期,使继电保护装置在最合适的年限退役,提出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继电保护装置服役年限动态评估模型。通过建立Weibull模型,推导故障率函数,构建继电保护装置全生命周期成本动态评估模型。应用浴盆曲线描述服役年限动态求解过程,针对局部最优解和求解过程停滞的问题,提出混合粒子群算法。通过初始化种群和更迭最优解,计算惯性权重,实现继电保护装置服役年限的动态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评估的最佳服役年限为15年,年均成本值为5.007万元,评估结果整体优越性明显,应用效率和效果较好。
2025年01期 v.41;No.381 226-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王光辉;苏生平;
分析交直流微电网中各组件的容量、功率、电压和频率的分布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对孤岛型微电网进行设计和优化。选取实际海岛参数作为仿真算例开展研究,针对4种不同的电力调度策略,以最小化CO_2排放、净现值成本(NPC)和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作为目标函数,对光伏、风机、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储能的最优装机容量进行求解。所有调度策略均在微电网软件平台HOMER进行算例求解,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暂态分析,算例结果可为评估不同调度策略下孤岛微电网的系统性能和所需资源提供指导。
2025年01期 v.41;No.381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于立强;霍晓燕;郭皛;李露;
以电力系统产生故障或异常时快速、准确地开展继电保护措施为目标,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线路继电保护定值失配点自动化推移算法。利用时间序列组建线路继电保护模型,对线路内的潮流、电压等相关数据组建矩阵,求解矩阵特征值,初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位置,并通过线路内的电阻进一步明确该位置;通过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辨别保护定值是否适用,分为保护一段定值与保护二段、三段定值,若不适用通过自身灵敏度约束对其进行优化;获取简单、复杂循环死回路的失配点,得出线路继电保护定值失配点全部死循环回路,运用整定计算将其从重要线路自动化推移到非重要的线路,实现失配点推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达到线路继电保护定值失配点自动化推移的目的,使重要线路上的保护定值可以完美互相配合,保障整体电网的安全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34-23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高斐然;
因云存储的大数据属性,其安全性和隐私性面临严峻挑战,访问权限的控制过程开销较大。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云存储数据多权限访问控制算法,以提高云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分析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的双线性对、访问结构和困难假设,利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加密和解密处理云存储数据,提高云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对云服务器与用户之间展开询问—应答、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实现对用户数据访问控制权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控制下,当用户数量增加至200个时,通信代价仅小于10 bit,占用存储空间一直小于5 MB;同时该方法可以有效平衡用户私钥生成时间与用户属性数量间的关系,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时间开销。
2025年01期 v.41;No.381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冯杨;
针对现有云环境下电力大数据中心在任务调度时存在的能耗高、运算效率低等问题,在电力云数据中心架构的基础上,以最小完成时间和最小云资源花费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的云计算任务调度模型,并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模型求解。通过实验分析单目标调度和多目标调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更好地平衡运算效率和云资源花费之间的关系,并在完成时间和云资源花费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该研究为电力云计算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5年01期 v.41;No.381 243-24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 薛凯;
为了解决对省外流入人员的管控分级中缺乏科学定量评价问题、减少对省外流入重点人员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采用主观性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的熵权法(EWM)组合,通过省外流入人员的指标特征标签确定综合权重,建立重点人员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在某区域重点人员管理系统中使用,得到了用户正向反馈,证明在公安大数据环境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025年01期 v.41;No.381 24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裘希菲;
针对火电站锅炉设备输出蒸汽温度据测量误差大、无法精确调控等问题,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并基于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出可实时监测并带有智能调控功能的PLC系统。使用ARM920T系列芯片,计算多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之间的信任度,并将数据进行融合。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实现温度智能控制。通过遗传算法不断优化系统使数据更贴合实际。在实验中,样本数据标准差比传统方法降低了7.33个百分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温控方面,采用基于动态矩阵算法的预测模型,比传统系统精确了25℃左右,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2025年01期 v.41;No.381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郑翔;陈韶昱;吴俊飞;阮黎翔;骆兆军;徐小俊;
针对电力领域文本数据分词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算法的中文分词技术。选用Skip-Gram模型作为字嵌入模型,将字词转为分布式向量,搭建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条件随机场(CNN-Bi-GRU-CRF)模型实现电力领域文本语句的分割,提出一种改进的ADAM算法,通过控制不同时间窗口的学习率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提高模型训练速度。将所提算法运用于变电站SCD(system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文本数据分词的算例分析,通过与其他主流分词算法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分词技术的先进性与准确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朱勇;王唯;雍明月;单亚雄;李林广;
电力基坑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害气体泄漏,为了对基坑内部气体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出了一种关于六氟化硫气体取样分析系统,通过压力动态反馈控制的方法进行气体检测,能够很好地对气体进行采样分析。系统中应用了压力传感器阵列,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对各种混合气体浓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发送控制信号到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对混合气体的压力进行调节,通过过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对气体的动态压力进行精准测量。同时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实时采集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气体浓度不同,产生相应的压力也不相同,根据压力差异对基坑内的各种气体进行识别,从而实现闭环反馈,对混合气体的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7.2%。
2025年01期 v.41;No.381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 彭科;苏泊滔;彭健彪;程旭;李浩帆;
面对低碳车辆冷链配送过程中无法兼顾医院和物流配送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离散双档案区域增强多目标烟花算法(DTAMOFOA)对低碳车辆冷链配送模型进行求解,设计一种消除车辆约束的解码方法。模糊时间窗通过协同机制完成约束,可行性解经不可行解档案搜索获得优化,并使用不可行解档案从可行性搜索中推导可行解来辅助优化。相较于其他路径规划算法,DTAMOFOA在反式代距离(IGD)和超体积(HV)指标中具有最佳的标准差和平均值,同时IGD和HV收敛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IGD和HV收敛值分别为0.044和0.351。这说明所提算法在低碳车辆冷链配送问题求解中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极高的稳定性。
2025年01期 v.41;No.381 264-26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 赵峻岭;王克杰;赵创业;赵永秀;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状态评价是智能变电站状态检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状态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估运行状态,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价。引入均衡函数对指标权重进行优化,引入加权平均法完成权重向量和模糊关系矩阵的模糊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次系统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和高效地评价二次系统的运行状态,为系统维护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2025年01期 v.41;No.381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郭道靖;孙笠文;张月;唐靓;
电梯自动化运行效率是保障民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梯异常状态入侵检测能力,设计一种基于孤立森林的电梯异常状态非侵入式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基线判断振动信号状态,通过内部特征尺度分解(ICD)信号特征,并采用孤立森林算法检测异常数据,具有实时效果。结果表明,振动分析结果位于2σ区间的数据比例超过95%,满足统计过程控制要求,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异常值检测结果均高于99.6%,选择正常值比例作为电梯系统状态判断指标,可以利用孤立森林模型对电梯运行状态与正常状态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判断。
2025年01期 v.41;No.381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阿依吐拉·艾合买提;赵丽;牙合甫·克力木;
为了降低校验码译码误比特率,保障网页安全登录,提出基于深度迭代译码算法的网页登录校验码方法。分析文本类和图片类网页登录校验码的设计原理,并针对BP类迭代译码算法通过计算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的校验通过率,初始化Tanner图的边信息,经迭代对数域后输出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实现校验码译码工作时存在的由于持续性错误消息传播所导致的译码收敛速度降低问题。提出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译码的深度学习强化算法,将迭代译码中Tanner图的边信息作为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输入,经网络的多层处理,减少错误的边消息,提升译码时边上消息传播过程中的可靠性度量值,保障网页登录校验码译码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迭代次数以及不同码长下,所提方法均可获取较低的网页登录校验码译码误比特率,对不同种类网页登录校验码解码率较高,且解码效果受信噪比影响较小。
2025年01期 v.41;No.381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刘大鹏;蔡慧;林海峰;
针对真实道路环境下车辆由于遮挡而导致的检测精度不高、漏检误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的改进车辆目标检测模型。为了增强车辆的重要特征并抑制一般特征以强化检测网络对车辆目标的提取能力,在Backbone层中加入坐标注意力(CA)模块并通过对比试验来探究CA的最佳引入位置。为加快收敛速度和提高车辆识别的准确率,将损失函数改进为相似性交并比损失(SIoU)。为提高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将激活函数更换成效果更好的Mish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精确率提升了13.4个百分点,召回率提升了5.1个百分点,平均精度提升了2.5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车辆检测精度,改善了漏检误检的情况。
2025年01期 v.41;No.381 281-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 丁正彦;尚岩峰;吴松洋;
目标重识别技术作为理解图像和视频的重要环节,在智能交通领域有广泛应用,尤其是针对非机动车目标检测,通过分析相关目标在多个监控摄像头下的行动轨迹,能够实现各种非机动车违章事件的自动研判和锁定追踪。围绕跨摄像头场景下的非机动车目标重识别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多要素特征融合的非机动车目标重识别方法,针对车辆要素属性和骑行人要素属性,构建一个较为完备的非机动车属性识别训练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蒸馏的多要素特征融合框架,实现多个局部要素分类特征和个体要素特征的有效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际场景中能够显著提升非机动车目标重识别性能,与最优的单要素特征相比,平均准确率在hard测试集和easy测试集上分别提升了4.47个百分点和3.01个百分点。
2025年01期 v.41;No.381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 刘晓枫;唐柳菁;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电力巡检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GAN)去模糊模型对电力巡检图像进行处理。模型利用嵌套残差密集块(RRDB)替代GAN生成器中的残差块,并将每个密集块学习后的残差均乘以1个残差尺度参数β来提高模型的训练学习效率,通过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得到基于RRDB的GAN去模糊算法流程。将建立的模型、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去模糊(DMCNN)模型和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Deblur GAN)模型同时应用于广东某地电网公司无人机巡检图像去模糊处理,结果表明,基于RRDB的GAN去模糊模型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相比Deblur GAN和DMCNN分别提高了2.6个百分点和8.1个百分点,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提高了6.5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所提模型可以胜任并完成无人机电力巡检图像去模糊这一任务。
2025年01期 v.41;No.381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张贝贝;田甜;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何使用智能预测手段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并提供可视化操作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卷积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对提出的模型性能进行检测,发现模型在进行预测到5 min时,能够取得最佳效果。随着时空卷积层数的增加,模型的MAE值、RMSE值、MAPE值均有所降低,预测性能越来越好。但当卷积层数超过3时,MAE值、RMSE值、MAPE值开始回升。因此,当模型中的时空卷积层数为3时,模型的性能最好。比较不同模型在同一数据集下的预测情况,随着预测时间的增加,该模型的MAE值和RMSE值远小于其他模型。
2025年01期 v.41;No.381 295-298+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 常荣;
为了降低干扰信息对验证码识别效果的影响,提高不定长验证码的识别准确率,设计基于PyTorch框架的不定长验证码抗干扰识别系统。系统由采集模块、处理模块、识别模块三部分组成。采集模块利用网络爬虫获取验证码图像,并在图像处理模块中完成灰度化处理。调用全局阈值法对处理后的图像实施二值化操作,区分图像背景与字符。将采用滑动窗口法在去除噪声后的验证码图像中输入基于PyTorch框架的验证码识别模块,利用改进的ResNet-18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后,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获取字符序列特征,利用时序分类算法完成标签的对齐,实现对不定长验证码的抗干扰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对验证码图像的灰度化及去噪处理,并完成含不同程度干扰信息的不定长验证码的准确识别。
2025年01期 v.41;No.381 299-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孙惠丽;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医用康复设备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医疗康复设备故障的发生是影响其应用性能的关键所在,提出基于改进数据挖掘算法的医用康复设备故障行波检测方法。深入分析医用康复设备故障行波信号的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取故障行波信号,并消除其内部噪声信号,应用改进数据挖掘算法——小波包算法深度挖掘故障行波信号的潜在信息,即故障行波信号特征矢量,制定医用康复设备故障定位程序,执行制定程序即可实现医用康复设备故障的行波检测与定位。实验数据显示:应用所提方法获得的行波信号挖掘深度系数最大值为0.99,医用康复设备故障定位误差最小值2%,充分证实了所提方法应用性能更佳,适合大力推广与应用。
2025年01期 v.41;No.381 30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