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脑应用

基金项目

  • 波形梁护栏板机械化安装随车共融机器人系统设计

    杨童;顿向明;谢海涛;李双祥;赵宏程;山磊;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波形梁护栏施工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卸车和安装效率,保护波形板表面涂层质量,设计波形梁护栏板卸车与安装共融车机器人系统。所提系统采用人机协同的方式,将波形梁护栏板从货车车厢自动移载至人工导引区,以人工牵引的方式实现波形梁护栏板与桩体的精准对接。所提系统实现了人工与机械的优势互补、协同作业,改变了目前主要依靠人力进行卸车安装的原始操作模式,升级为机器出力、人工导引的作业方式。研制的样机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2024年12期 v.40;No.38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 一种适于低信噪比环境的语音识别智能玩具小车设计

    董胡;陈琦;彭高丰;陈耀东;刘刚;

    常见的语音识别智能玩具小车在高信噪比环境下表现良好,但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其语音识别性能表现较差,导致小车无法有效地执行相关动作。为此,提出一种适于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智能玩具小车设计。小车通过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及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语音识别,主控芯片根据语音识别结果控制电机运转,实现控制玩具小车执行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动作。小车在行进过程中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避障。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所设计的玩具小车语音识别正确率高,能正确实现既定动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12期 v.40;No.38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语音收发系统设计与实现

    林关成;

    针对无线接入网频谱资源开发、光载无线通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电磁辐射干扰,为了探索一种频谱资源、绿色节能的高效数据传输方式,设计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无线语音收发系统。系统发送端利用音频采集电路把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LED驱动电路将滤波和放大后的语音信号加载至LED可见光波,采用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发送信息;系统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接收光信号同时转换为电信号,采用光电检测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放大,通过扬声器输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信号的短距离无线传输。实验测试表明,通信距离在15~55 cm,系统利用可见光传输语音信号效果理想,具有传输速率高和能量损耗低等特点,满足总体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 一种数字式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陈根龙;孙嘉潞;向旭锦;刘浩;李晓丽;白慧;

    为了实现电容测量电路的宽量程、高精度和低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计数原理和自动量程切换的数字式电容测量电路。研究数字式电容测量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完成电容时间转换电路、自动量程切换电路、控制电路、计数与显示电路等模块的设计。利用Multisim软件搭建该电容测量总电路,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测量电路取得了较宽的测量量程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 基于激光雷达观测技术的城市大气气溶胶污染过程反演模型

    苗传海;康博识;张博宇;侯畅;郭宗凯;

    大气气溶胶污染会引发雾霾、沙尘暴、云雾滴等气象问题,为了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对城市大气的污染程度,构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观测技术的城市大气气溶胶污染过程反演模型。通过激光雷达观测大气情况,采集大气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进行背景噪声处理、距离校正以及重合因子校正。利用Fernald反演法求取激光雷达方程中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将消光系数输入气溶胶光学厚度模型,得出光学厚度参数,并对比等级划分表,明确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在所构建反演模型应用下,研究区内中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都在2.0以上,污染程度达到了重度污染,其余地区污染程度较小。

    2024年12期 v.40;No.38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基于ArcPy的降水数据批量制图自动实现研究

    刘红坤;相云;杨彬云;顾黎燕;许春燕;

    采用传统方式进行降水数据制图存在工作强度大、重复性高、效率低等问题,以雄安新区气象降水批量制图为例,运用ArcPy设计研发,实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图面整饰、出图等步骤一体化自动完成,形成无需人工参与的批量制图全流程自动处理的方法。

    2024年12期 v.40;No.38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电力电子实验驱动模块中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董文厚;阮玉华;

    在电力电子实验操作中,由于模块间采用双绞线连接,在转接导线上会耦合一些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会造成模块内的开关管误导通,继而损坏开关管和驱动模块、降低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为此,基于实验箱中的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的工作原理,结合干扰信号的产生路径,设计一个在驱动模块前的信号调理电路,采用两级调理对驱动模块的输入信号进行限幅、滤波、整形和逻辑双互锁。仿真及实践测试表明,该调理电路能有效滤除线路干扰,能够防止模块中上下桥臂开关管不直通短路现象,使开关管和驱动芯片的损坏率分别减少了18.0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

    2024年12期 v.40;No.380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7K]
  • 基于数字孪生与知识图谱的轴承迁移诊断方法

    陈雪军;梁川;蔡寅;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与知识图谱的轴承迁移诊断方法。通过数字孪生体的封装、基于降阶模型的降维处理和融合多自由度动力学搭建目标方程来模拟轴承多种故障工况。利用端到端的深度学习结构学习孪生数据集中的故障特征后,仅使用少量轴承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可以克服工业环境中数据量少的问题。通过知识图谱,实现故障诊断结果与故障原因、改善方法等相关联,提高故障诊断结果的多角度分析能力。该方法能够实现滚动轴承数字孪生模型的实时状态更新和性能演变,克服现有工业环境中轴承数据缺乏、数据处理能力弱的缺点。

    2024年12期 v.40;No.380 32-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5K]
  • 基于GWO-RF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

    闫春梅;李静;武朝军;

    为了提高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的精度,从货币收支会计控制、采购与付款会计控制、工程项目会计控制、实物资产会计控制、成本费用会计控制等5个方面建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决策树数量N和候选分裂属性数M的选取对随机森林(RF)模型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RF模型参数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方法。与DE-RF、PSO-RF、GA-RF和RF相比,GWO-RF模型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效果最好,从而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效率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2024年12期 v.40;No.38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基于单基站的矩形隧道车辆定位方法

    姜苏英;李素雅;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在隧道内很难准确实现车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基站(BS)的矩形隧道车辆定位方法。结合隧道壁的结构特点,建立虚拟基站;考虑来自隧道壁的单次反射路径,根据来自定位基站和虚拟基站的各个路径的到达时间(TOA)信息建立定位模型;利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法求解目标函数,从而获得隧道内车辆的精确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有效地实现隧道内车辆的定位,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采用基于TSWLS法的单基站定位方法对目标车辆进行定位时,其定位精度优于传统的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单基站定位方法。

    2024年12期 v.40;No.380 42-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形变监测

    聂柳;李阳;王武;刘兵;陈春度;

    受到隧道内的灯光条件、尘土、烟雾等的影响,扫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导致形变监测产生误差,因此,设计基于小基线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形变监测方法。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形变问题,选用合成孔径雷达(SAR)Sentinel-1A的Single Look Complex数据,采用的影像包括下降轨道62轨与上升轨道55轨。数字高程模型(DEM)选用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结合几何配准方法与影像相关性配准方法实施SAR影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选用增强谱分集方法实施精配准。为克服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空间基线过长时出现的问题,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形变信息,提高数据在时间采样上的分辨率。案例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形变监测结果均较为准确。

    2024年12期 v.40;No.38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基于移动终端的5G组网气象观测数据共享系统设计

    赵瑞金;谷永利;田志广;

    为了满足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等需求,对传统的采用地面宽带网络通信方式的固定式气象数据处理终端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设计基于便携式电脑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与共享系统,实现组网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共享、处理和监控。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业务中应用,可根据现场需求便捷灵活地实时调用处理组网气象观测数据,满足多种场景大流量数据业务和服务需求,提高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为提升气象数据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2024年12期 v.40;No.380 51-5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 基于加密分布式云计算的大规模电力数据处理技术

    陈凯玲;史松峰;

    电力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系统涉及海量的数据分析工作,需要通过云计算才能完成相应的处理与运算,但这些数据通常涉及商业机密和电力安全。因此,为了在电力数据不被泄露的前提下保证其真实性及有效性,提出一种加密分布式云计算数据处理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基于并行改进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的分布式云计算方法。该方法从S盒与密钥生成2个方面对传统的AES算法进行优化,利用一种新的仿射变换来产生新S盒且通过平方剩余算法生成密钥,以此提高算法的可靠性。在改进AES的基础上实现了并行化,进一步提高加/解密的效率。基于澳大利亚某地区负荷数据集对所提算法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数据量下,其相较于传统AES算法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加/解密时间也至少降低了约4个百分点。

    2024年12期 v.40;No.38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基于机器学习的ERP财务管理系统异常检测

    陈鹏岗;李游;曹海信;王科;

    财务管理关系到财务安全,对医院正常化运转影响巨大。传统财务管理异常检测存在主观性强、准确率低的问题,及时、精准检测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异常至关重要。因此,对医院ERP财务管理系统模块进行分析,基于D-S证据理论构建财务管理系统异常检测模型,并将提出的财务管理系统异常检测模型用于某三甲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历史数据的分析。将此模型与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构建的系统异常检测模型具有更佳的异常检测性能,这为提升医院ERP财务管理系统异常检测的准确率、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4年12期 v.40;No.38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 基于模糊聚类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工作量智能分析算法研究

    龚致富;王清华;姬静怡;林昊;王金元;

    传统医疗工作量评估分析算法模型存在训练时间较长、分析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工作量智能分析算法。所提算法对医疗人力资源系统中的绩效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模糊聚类算法与正交最小二乘法来获取神经网络训练所需的最优聚类中心,利用该聚类中心对搭建好的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相关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对工作量的智能分析。例子验算证明,所提算法的模型训练性能及数据处理速度均优于其他同类算法,且处理结果的准确性能够达到91%以上。

    2024年12期 v.40;No.380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基于CS优化RV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

    晏雨婵;

    智能交通系统中核心内容是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因此交通流量预测精度的提高、预测用时的降低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此问题构建一种布谷鸟搜索(CS)算法优化相关向量机(RVM)回归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以美国PeMS数据库中的交通流数据为基础,对数据做降噪、归一化处理,以道路占用比和平均速度作RVM预测模型训练集的输入,以交通流量作训练集的输出,采用CS优化算法找到RVM中的核宽度参数σ最优值,提高算法的性能,得到最佳预测模型。通过与RVM、支持向量回归(SVR)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所提CS-RVM交通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用时更短。

    2024年12期 v.40;No.380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 两级式三相LCL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楚冰清;王侃;

    LCL滤波器谐振尖峰会严重威胁光伏并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两级式三相LCL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源阻尼法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通过调整前级Boost电路的占空比实现,后级直流交流(DC-AC)逆变器的电压外环控制用于稳定直流侧电压,电流内环采用双电流环控制,其中,并网电流外环采用比例谐振(PR)控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电容电流内环用于增加系统阻尼、抑制谐振尖峰;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024年12期 v.40;No.380 72-75+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 抽水蓄能电站发变电机组的智能差动保护控制策略

    姜晓峰;

    针对抽水蓄能机组现有继电保护功能不完善、可靠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发变电机组智能差动保护控制策略。分析纵联和横联差动保护原理,对于现有频率跟踪算法存在的计算速度慢、准确性偏低等不足,提出基于短数据窗口的频率跟踪算法。结合故障分量电流与全电流差动、零序及负序电流的保护机制,设计一种自适应智能差动保护控制策略。通过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准确、可靠地断开机组内部故障,同时有效避免机组外部故障的误动作。在实际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中,所提策略也能够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将故障未可靠动作比例由1.48%降低至0.64%。

    2024年12期 v.40;No.380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 基于深度学习的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问题研究

    马春雷;崔鹏;曹彦东;毕东柱;

    针对采煤机综采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方法。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提取采煤机时空信息特征;构建基于LSTM-ResNet的采煤机截割滚筒轨迹预测模型,以预测截割滚筒未来运动轨迹;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运动控制模型求解采煤机截割滚筒摇臂摆动角度和采煤机行走速度,可实现对截割滚筒运动轨迹的跟踪,最终实现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作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LSTM-ResNet预测模型精确地预测采煤机滚筒上下滚筒截割轨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2 m和0.011 m,为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参考。

    2024年12期 v.40;No.38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 基于协同过滤的空载电动汽车充电桩推荐方法

    汪应春;王庆;彭涛;明东岳;魏伟;叶利;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其渗透率越来越高,但存在用户有充电需求时难以找到充电桩和充电导航的问题。因此,结合充电站的运行数据,利用深度置信网络预测到达充电站的车辆数量,并结合用户的历史充电数据,利用协同过滤算法为用户推荐空闲充电桩。综合考虑用户偏好、行驶距离和等待时长,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服务。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节省时间、降低充电桩闲置率和电动汽车排队率方面的有效性。

    2024年12期 v.40;No.38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 基于FNN-LSTM-Attentio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薛文斌;穆晨宇;杜建城;穆羡瑛;田永明;邹德凡;

    为了充分挖掘数据潜在规律,解决电力负荷复杂性、非线性等预测难点,提出一种基于FNN-LSTM-Attention的混合预测模型。通过前馈神经网络(FNN)在时间维度上提取数据特征,得到不同特征,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提取日期、温度等因素对负荷的影响,通过Self-Attention层进一步挖掘数据特征,输出预测值。以新疆某地区实际负荷数据为实例,对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混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较小,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2024年12期 v.40;No.38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一种实现电力市场供需双方双赢的激励机制

    陆麒亦;张书盈;周弓长;何正鑫;李瑞尧;

    针对复杂和风险规避的电力市场供求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公用事业—消费者互动模型及其价格的激励机制。在建立的电力市场模型基础上,建立起在实时定价和统一费率定价下风险规避型消费者的估值净效用函数和电力消费的社会福利和利润函数;采用提出的扩展负荷转移机制激励风险规避型消费者在内生市场和外生市场价格下将用电需求从高峰时段移开,实现最佳负荷转移,以相同的消费成本换取非高峰时段更多的电力消耗,同时降低分销公司遭受损失的概率,从而增大整个电力世界的经济蛋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激励机制能够使电力消费者和分销公司免受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消费者的社会福利和分销公司的利润,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

    2024年12期 v.40;No.38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面向电网侧储能配置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样本生成方法

    白立松;吴永超;张志伟;李敏;陈万喜;

    为了可靠地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解决电网侧储能配置样本冗余、特征描述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面向电网侧储能配置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样本生成方法。依据构建的静态电压稳定判别指标,分析电网侧储能配置对该指标的影响,确定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与非线性潮流方程的鞍结分岔点之间的关联;创新性地计算静态电压的潮流方程,在潮流可解性的基础上,使用迁移学习和梯度惩罚优化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生成静态电压稳定临界样本,并确定非联络节点为生成样本的特征参量以及样本约束。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建立的稳定性指标具有有效性,生成静态电压稳定临界样本时充分考虑了储能装置并精准描述了电网的电压情况,波动范围均在1~2 pu;生成支路不同端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样本,可依据该样本判断电网运行状态。

    2024年12期 v.40;No.38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 基于自适应随机森林的变电站设备故障分类研究

    苏华权;周昉昉;易仕敏;廖鹏;杨朝谊;

    随着新时代新兴技术的发展,对变电站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如果没有提前预警和处理,将会造成巨大影响。为此提出主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对原始变电站设备数据提取数据样本集,并进行特征提取,将其用于构建自适应随机树,根据每棵随机树对应的权重,通过提出的投票机制,完成对已知故障的分类和对未知故障的检测。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自动识别新的故障、自动调整模型,同时在随机森林模型的基础上创新地引入自适应投票机制提升模型分类准确率。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与传统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比较,其分类准确率、误识率和拒识率都表现优异。

    2024年12期 v.40;No.380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基于高精度重建模型的电力设备检修技术评估

    张珍;林庆达;吴燕;段博;

    随着大数据技术与电力设备信息化的建设和推广,为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评估提供了数据基础并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此,开展基于高精度重建模型的电力设备检修技术评估方法研究。在对生产管理系统中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极值分析理论处理边缘数据。同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高精度重建模型,并将设备检修评估分为电气一次设备检修、高压试验,以及机械检修与维护3个模块,通过分析各模块的运行状况来反映设备的检修状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所提方法在处理分析设备检修技术时效率更高、绝对误差更低,且绝对误差仅为3.158%,能够为运维检修人员提供虚拟的技术培训与评估服务。

    2024年12期 v.40;No.380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 基于改进LMS自适应算法的心电信号跟踪

    张建峰;温惠康;徐铂裕;王红星;

    杆塔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复杂,风险较高。当前的风险评估策略主要基于理想的监测因素值,无法根据现场情况考虑作业人员自身及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影响,使得风险评估无法实时进行,不利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开展杆塔高空作业人员坠落的风险评估,考虑实时采集风险评估监测因素之一的心电数据,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改进最小均方(LMS)自适应算法。考虑到传统LMS算法对于输入信号自相关矩阵较为敏感,因此在权值更新公式中添加3个动态权值项,使得改进算法的鲁棒性更高;采用变步长的方式,保证改进算法能够兼顾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对BIT-MIH心电数据库的心电信号叠加正态分布噪声并进行信号跟踪,验证不同情况下的心电信号跟踪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改进LMS方法,能够较好地追踪心电信号,为更好地评估风险等级提供了精确的监测因素值,因而能更好地实时评估作业人员在杆塔上的作业风险。

    2024年12期 v.40;No.38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孤立直流微网储能系统SOC均衡控制策略

    陈会周;王剑波;高运动;

    储能系统是孤立直流微网用于平滑电力波动的主要控制单元,其主要参数是荷电状态(SOC)。针对孤立直流微网,设计一种基于储能系统SOC的均衡控制策略。储能系统SOC的均衡控制策略根据储能单元的SOC实时调整下垂系数,控制储能单元的充放电功率,实现储能单元间的SOC均衡。微网运行控制策略以储能系统作为抑制功率波动的主控单元,根据储能系统的SOC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功率分配,实现微网内的功率平衡,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偏差控制在4.5%以内。

    2024年12期 v.40;No.380 114-11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 基于5G网络的智能化楼宇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厉明;张立博;刘广东;

    受到网络传输环境及其算法缺陷的影响,当下智慧化楼宇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整体偏低,除网络传输环境及其算法缺陷问题外,监控系统视频特征识别力低也是导致系统整体自动化效率偏低的原因。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网络与视频特征识别精准度两方面出发。因此,提出基于5G网络的智能化楼宇自动监控系统,并构建系统硬件框架与功能硬件。根据硬件对系统软件算法进行5G监控系统信号优化计算、楼宇用户信息的栅格化特征优化、基于5G网络的监控视频目标识别优化三部分设计,通过实验仿真调试,证明设计系统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能够有效提升智慧化楼宇监控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效率,解决自动化效率偏低的问题。

    2024年12期 v.40;No.380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双模通信配电网自动化馈线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刘安茳;付宇;肖小兵;

    文章提出一种双模通信配电网自动化馈线终端方案。双模通信方案采用北斗RDSS+GPRS/4G双通信模块联合技术提高配电网自动化馈线终端单元通信的稳定性,在4G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与配网主站的有效通信,方案旨在解决偏远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因信息传输不畅而导致的故障发现、识别、解决等问题。

    2024年12期 v.40;No.38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滑坡风险感知中的应用

    陈丽娜;马凡琳;

    为了加强地形陡峭危险地区电力工程的滑坡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滑坡风险感知方法。计算评价因子风险概率,建立滑坡灾害风险等级评价模型,划分滑坡灾害危险等级;校正无人机倾斜摄影参数,设计滑坡灾害风险感知摄影流程,识别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成果;分析地形陡峭危险地区坡度、植被覆盖度、道路距离和河流距离这4类评价因子对滑坡的影响,使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评价研究区滑坡风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感知滑坡风险,将风险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危险区。

    2024年12期 v.40;No.380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基于VR技术的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推演培训系统设计

    沈桂城;翁蔚;许鑫;柯政亭;

    由于大部分停电事件为小范围的停电,因此将该类事件下的应急培训方式应用于大面积停电应急事件处理时存在效果不理想、部分复杂培训内容无法实现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VR技术的应急预案推演培训系统。利用3DS MAX和Unity 3D构建虚拟仿真停电场景,将系统硬件与VR技术头戴设备相连,采用C语言编程软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真实场景仿真。系统中包含风险检测、分析、停电预警、应急响应等多个预案推演模块,系统分为学员端和管理端,不同身份可通过浏览器认证登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性能良好,CPU运行占用率低,系统服务端响应速度快,体验感良好,真实感强,培训效果明显。

    2024年12期 v.40;No.380 131-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基于数据挖掘的燃气轮机机组能耗特性建模分析

    郑迎九;刘兴彦;

    针对半山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能耗特性建模问题,提出一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分别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能耗特性进行建模和分析。考虑到确定LSSVM核参数和惩罚因子难题,利用果蝇优化算法(FOA)对其进行全局寻优,提升模型精度。基于机组实际能耗数据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能耗预测值与实际运行值的平均误差小于2%,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2024年12期 v.40;No.380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基于物联网的大功率LED智慧路灯终端控制系统设计

    杜姬芳;

    由于传统的路灯终端控制系统存在丢包率高、传输速率慢等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大功率LED智慧路灯终端控制系统,提升智慧路灯终端控制效果,节约电能。系统采集大功率LED智慧路灯终端运行状态信息;利用集中控制器缓冲处理采集的信息与路灯终端控制指令,避免信息冲突;建立五级调光有向无环图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控制路灯终端,完成智能调光。实验证明,所提系统可有效采集智慧路灯终端运行状态信息,有效控制路灯终端,降低路灯的用电量。在不同通信距离时,所提系统的信息传输丢包率较低、传输速率较快,具备较优的信息传输效果。

    2024年12期 v.40;No.380 139-14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 基于卫星调度的电力应急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张竞文;

    针对当前电力应急通信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公平性差,导致数据传输速率低且丢包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卫星调度的电力应急通信数据传输方法。根据电力应急通信卫星资源调度逻辑,整理与划分通信数据资源,提出电力应急通信卫星资源调度算法。构建电力应急通信信息传输节点组模型,选择通信节点与路由线路。使用卫星调度电力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确定数据传输方案,实现电力应急通信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数据传输丢包率,提升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应用效果。

    2024年12期 v.40;No.38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研究与设计

  • 在线监测数据接入下的电缆线路负荷分析辅助决策方法

    苟军;刘春;邵必飞;李文明;刘滨;景宁;

    为了实时掌握电缆线路负荷情况,为电路维修、改造等提供全面的辅助决策支持,研究在线监测数据接入下的电缆线路负荷分析辅助决策方法。通过识别电缆接线模式,获取负荷用户接线形式,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划分负荷类型,计算线路导线线损,评估电缆线路供电能力,计算供电电缆的最大负载率,建立辅助决策模型,根据电缆线路负荷提出辅助决策建议。实验结果表明,电缆线路负荷水平得分为72.36,电缆线路的供电能力得分为75.23,改造后,多项指标得到优化,平均供电半径增加,提高了供电能力,能够满足实验区域负荷增长需要,保证辅助决策结果有效。

    2024年12期 v.40;No.38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 5G电力调度通信网络的ME-SDM算法设计

    陈家璘;孙志峰;曾铮;隋璐捷;汪龙志;杨春;

    面对传统电力调度通信网络传输效率低、安全检测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工频自动通信技术,完成电力调度的通信过程自动化。此外,结合电力调度负荷的度量熵(ME)概念与安全设备管理器(SDM),构建新型的通信算法ME-SDM。该算法分析通信传递过程中计算电力调度负荷的度量熵值,并过滤攻击流量以实现通信网络安全,同时调制信道,在通信传递中实现高速传递。

    2024年12期 v.40;No.380 152-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6K]
  • 基于VR技术的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稳态工况全景监测方法

    邵建军;黄明洁;田佳;崔文生;邢建平;

    为了防止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换相失败、降低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工况全景监测的召回率、提高监测效率及精度,提出基于VR技术的换流器稳态工况全景监测方法。在分析逆变器换相时桥臂的导通工况以及电流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VR技术从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对象和数据属性4个维度,构建换流器的虚拟环境模型。基于三维数据和各项参数进行特征融合,建立换流器运行工况状态信息矩阵,给出故障判定指标值,利用VR共享空间完成各种状态间信息交互和解析,实现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稳态工况的全景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监测效率和较低的召回率,可实现故障信息的精准监测,保障换流器的稳定运行。

    2024年12期 v.40;No.380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CBA比赛结果预测

    文鹏;袁小艳;韩梦姣;熊滔涛;向昕雨;

    篮球作为具有强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其比赛结果对球队和观众都十分重要,同时也对体育博彩业有着较大影响,因此比赛结果的预测成了赛事外关注的重点之一。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提出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ID-CNN)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比赛结果预测方法,将收集的CBA 2017—2022年5个赛季20支球队常规赛赛场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和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后,输入自建的ST-1D-CNN模型进行训练,实现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模型达到了76.50%的准确率。

    2024年12期 v.40;No.38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计及分布式光伏接入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王汉林;任敬刚;李澍;欧阳盟盟;潘也;

    分布式光伏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良特性而获得快速发展,但分布式光伏接入后会进一步增加配电网接地故障特征的复杂度。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后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接地故障特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变换暂态特征量、电流突变量五次谐波分量稳态特征量和逆变器注入信号的多元融合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建立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接地故障仿真模型,通过分布式光伏不同并网容量、三相不对称度和故障过渡电阻下的选线比较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2024年12期 v.40;No.380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基于改进XGBoost模型的极端场景配电网电能质量多种扰动源检测方法

    吴斌;赵哲;郝晓辉;王荟敬;李景涛;

    针对三相电压波形有可能出现畸变或偏移的问题,为了提高扰动源的检测精度,精准控制导致三相电压波形畸变或偏移的扰动源,基于改进XGBoost模型提出一种极端场景配电网电能质量多种扰动源检测方法。在配电网环境下,通过对配电网运行信号的分析,检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针对存在扰动现象的配电网信号,利用改进XGBoost模型提取存在扰动现象的配电网信号,对其进行特征匹配并确定类型,输出检测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将配电网在极端场景的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控制在预设值以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应用性能。

    2024年12期 v.40;No.380 170-17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公共建筑辐射空调能耗机器学习动态评价模型

    巨健;俞文瑾;曹敏;尹璐;弋欣;

    为了使公共建筑辐射空调更加节能,需合理评估空调能耗变化,为此,提出公共建筑辐射空调能耗机器学习动态评价模型。机器学习的空调能耗动态评价模型,采用基于均值漂移聚类的数据清洗算法剔除异常数据,保留正常数据,并将其输入KNN填充算法,补充空调能耗数据集中缺失的数据点,使数据更加完整;将处理完的有效数据输入Adaboost-BP算法,不断迭代后,分类空调能耗预测数据,动态评价公共建筑辐射空调能耗。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在预测空调用电量时相对误差保持在1%及以下,可以实现精准的用电量分析,还可有效预测不同季度下的空调热负荷、天然气总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多种能耗,实现公共建筑辐射空调的合理评价。

    2024年12期 v.40;No.380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基于灰色聚类模型和主动需求管理技术的配电网需求侧多级负荷预测方法

    杨敏;赵轩;赵敏;董少峤;赵一男;

    为了提升配电网需求侧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灰色聚类模型和主动需求管理技术的配电网需求侧多级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灰色聚类模型对需求侧负荷数据进行特征聚类,计算归一化后的残差平均值获取序列灰色关联度,完成特征聚类;以受限玻尔兹曼机(RBM)作为基本结构进行训练,获取预测最优参数,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设计预测流程,对配电网需求侧完成多级负荷预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下获得的7日内负荷预测结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201.8 MW,均方根误差(RMSE)为2.1020%。

    2024年12期 v.40;No.380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电力基坑多气体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宋晓燕;李强;张峰;韩菲;王超冉;

    针对传统电力基坑气体较多且不易分辨,也比较容易出现基坑内工作者的中毒问题,设计一种多气体检测系统。系统采用光声光谱检测及声光报警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的方法,能够实现基坑内有毒气体的的检测。系统在硬件结构上可以划分为电源模块和处理器、数模转换模块、气体传感器模块,通过这3个模块的配合,能够实现基坑内多种气体的识别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检测误差较小,测量精度更高。

    2024年12期 v.40;No.380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於湘涛;温刚;刘冉;舒斐;刘威麟;赛峰;

    针对我国电力调度数据信息安全防护困难的问题,提出在设备物理层面设置电容检测模块,防止外部装置接入电力信息采集设备窃取信息。另外,在数据信息层面通过双层停止和等待协议(SWP)加密结构(对称性加密算法)对加密数据库,并且对数据信息传输节点加密,保护主控中心数据库和数据信息传输节点不被恶意程序攻击,防止传输的信息被拦截。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信息攻击下能够保持80%以上的稳定度,且能够辨别出1μF的设备电容骤变。

    2024年12期 v.40;No.380 187-19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7K]
  • 基于SE-CNN窃电行为模型的电力数据异常检测

    谈叶月;李莉;袁佳琰;孔陈祥;

    为了有效防治用户窃电行为,在构建用电量趋势下降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激励-卷积神经网络(SE-CNN)窃电行为模型的电力数据异常检测分析方法。基于CNN模型引入通道注意力网络(SENet)对特征通道重要程度进行调整,有效提升通道利用率。结果表明:SE-CNN模型的AUC值达到0.999,检测效率高,SE-CNN模型的可以适用于复杂电网环境;与支持向量机(SVM)、XGBoost和CNN进行比较,SE-CNN模型具有良好的评价指标,有效地减小了无效特征带来的实验影响,实现了局部区域上特征融合,使得实验数据快速达到拟合状态。

    2024年12期 v.40;No.380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X光安检图像检测识别研究

    丁仲熙;钟昊;胡列峰;

    针对X光图像危险品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图像检测识别方法。通过在Faster R-CNN中增加一个预分类头部,并采用RoIAlign替代RoIPooling,避免RoIPooling阶段二次量化误差。结果表明,所提的改进Faster R-CNN检测方法,可有效实现对X光图像中的危险品检测。相较于标准Faster R-CNN与常用目标检测模型SSD、YOLOv3、RetinaNet,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和F_1分数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分别达到92.65%和96.14,且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识别正常图像的平均时长为0.01 s,识别异常图像的平均时长为0.18 s。

    2024年12期 v.40;No.380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 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低维冗余非结构化数据快速挖掘算法

    张晓荣;薛鹏程;李岩;

    为了更好地优化挖掘效率、减小挖掘误差、减少挖掘响应时间,根据非结构化数据特点,在粗糙集策略的基础上,利用粗糙神经网络对低维冗余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过程优化。建立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非结构化数据清洗模型,提取低维冗余非结构化数据特征,挖掘支持量计算并输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所提算法优化后的挖掘效果,在整体效率、响应速度和挖掘精度上均表现出色,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解决了误差偏大、效率偏低问题。

    2024年12期 v.40;No.380 199-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基于机器视觉和进化算法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行路径规划方法

    朱大智;颜清;王柳乃;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由于路径障碍处理不当,导致规划精度以及适应性较弱,整体规划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基于机器视觉和进化算法构建巡检环境模型,加强对内部传感系统的管理,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的机器视觉传导状况,检测与处理障碍图像数据,提升初始数据处理的精准程度和路径规划的效率,进而增强规划的鲁棒性,提升规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其他2种方法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更强的能控性和鲁棒性,机器人运动轨迹无碰撞,适应度值整体保持在21以上,能够有效实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行路径规划。

    2024年12期 v.40;No.380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数据中心机房UPS供电系统可靠度模糊评价研究

    陈方正;穆春宇;石咸胜;

    随着依赖于数据的相关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中心机房的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统作为数据中心机房的主要供电模式,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变高。分别对UPS的供电模式和供电系统输入电源2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可用性为评价指标对不同UPS供电模式进行可靠度评价。结果表明,双总线模式可用性最高;数据中心机房UPS供电系统的设计既要考虑可靠性,又要兼顾外界条件,如前期资金投入,后期扩容维护等问题。

    2024年12期 v.40;No.380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新形势下高校网站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构建——以暨南大学为例

    张凌燕;张焕明;朱华森;

    为了解决高校各部门自主建设网站导致的篡改、破坏等攻击事件,实现具备良好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网站群,以达到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目的,以暨南大学为例,给出了一种能提供集成服务环境、扩展移动应用接口的网站群平台建设方案,从策略、管理、技术、运维层面构建四维一体的网站群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了实施,该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验证。

    2024年12期 v.40;No.380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任晶秋;陈漂;

    传统组卷算法存在组卷时间长、试卷质量不佳、试卷客观性低的缺点,为此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考试系统。由于传统遗传算法具有易早熟且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定向交叉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算法寻找最优解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考试系统组成的试卷符合难度、区分度、知识点覆盖数等指标,组卷效率也有所提升。

    2024年12期 v.40;No.380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7K]
  • 冬季浓雾气象条件下主城区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检测模型

    马龙;张冬香;

    主城区的能见度检测关系到城市规划与治理工作,因此,研究冬季浓雾气象条件下主城区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检测模型。利用NSST分解主城区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原始图像,得到2种图像的低频子带与高频子带;使用反锐化掩蔽处理方法消除低频子带中的浓雾干扰,通过区域能量融合规则,融合去雾后的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图像低频子带;按照拉普拉斯能量和规则,融合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图像高频子带;利用多尺度显著性检测得到融合后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图像的显著性区域,通过滑动窗口获得显著性区域样本块,并输入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主城区能见度分类检测结果。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能见度可见光—远红外图像的浓雾干扰,获得能见度较高的图像效果,主城区能见度结果较为准确,能够确定主城区的建设问题。

    2024年12期 v.40;No.380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基于AdaBoost-PSO-ELM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海云桥;王书行;

    针对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以及当前风电功率预测模型泛化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PSO-ELM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极限学习机(ELM)的输入权重和初始阈值进行寻优,结合自适应提升(AdaBoost)算法,将每个弱预测器(PSO-ELM模型)加权融合成风电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将预测指标与当前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daBoost-PSO-ELM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2024年12期 v.40;No.380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期刊网页数据挖掘决策树算法研究

    张树瑜;

    我国目前的期刊网站、集群化期刊平台基本为结构功能单一的被动论文检索下载或简单地罗列知识结构图,期刊网页高价值信息的智能数据挖掘和主动获取尚未开发。从介绍国外期刊网页智能数据挖掘研究现状、自相关函数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出发,利用自相关函数提出一种期刊网页数据挖掘决策树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减少了CPU和I/O的运行时间,能够在处理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最优加速比,期刊网页数据节点访问更加全面,提高了数据查询效率。为期刊网页数据挖掘智能信息查询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高效检索工具,随着数据产品和信息产品在新型生产关系和生产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将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12期 v.40;No.380 228-2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分散配置自适应优化方法

    吴志民;

    对于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优化主要采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求解,但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实施优化后的无功补偿方案后,台区网损依旧较高。因此,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算法的优化方法。运用潮流多解法进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并定义配电网低压侧无功平衡策略。以最小台区网损为目标,构建无功补偿分散配置自适应优化模型。采用以灵敏度为核心的启发式算法、伪并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二阶段自适应优化求解,生成最优的无功补偿分散配置方案。结合补偿容量需求和单个补偿装置的最大容量约束,进一步更新补偿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所提方法后的低压侧台区网损仅为12.01 kW,相比优化前得到了明显降低。

    2024年12期 v.40;No.380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整流变压器异常跳闸故障诊断方法

    徐明磊;

    整流变压器作为电力工业的主要元件,关乎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当整流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若不能及时控制会造成电源中断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整流变压器异常跳闸故障的诊断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关联规则挖掘技术设定分析流程,以数据支持度和关联规则置信度,定义整流变压器运行数据之间联系性。在组合赋权—云模型中划分数据类型,获取整流变压器异常跳闸的具体特征。应用移相滤波原理计算功率损耗,利用对应特征向量诊断变压器故障,实现异常跳闸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以引起整流变压器异常跳闸的5种情况及正常情况为测试条件,应用所提方法能够及时进行故障判断,并正确分类不同故障类型,具有应用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算法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

    陈旭;

    为了有效解决电缆、发电设备人工巡检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电力巡检无人机与视频处理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像特征融合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电力设备异常状态识别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发电设备及电缆巡检中。所提技术采用图像融合技术,通过图像匹配、特征处理后,提出冗余信息,保留分类特征项。采用视频压缩技术,对经过关键数据提炼后的视频数据,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构建无人机巡检视频分析模型,识别设备异常状态。同时,使用交叉熵函数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改善分类效果。将提出的算法与其他图像识别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准确率和处理性能均为最佳,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开发应用

  • 负荷集控下的新能源配电网日内安全调度方法

    高俊山;张志伟;史俊杰;叶千;刘荣广;

    新能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针对在负荷集控作用下的用电需求复杂、消纳能力和负荷承载能力难以判断的问题,优化设计新能源日内安全调度方法。综合光伏单元、风力单元、微型燃气轮机单元和储能单元4个组成部分构建新能源配电网结构模型。采集新能源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预测并集控新能源配电网日内负荷。考虑过负荷、低电压、过电压以及平衡点功率越限现象,计算新能源配电网日内安全调度风险。从负荷平衡和配电线路容量2个方面设置调度约束条件,实现新能源配电网的日内安全调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消纳能力和负荷承载能力均满足预期要求,电压稳定系数和调度安全风险值分别为0.26和0.62,具有良好的调度效果。

    2024年12期 v.40;No.380 246-249+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 基于ADASYN-RF的用电安全隐患自适应分类识别方法

    康洁滢;舒一飞;樊博;史强;杨琦;

    为了减少用电安全隐患可能带来的损失,为设备维修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提出自适应合成抽样(ADASYN)—随机森林(RF)的用电安全隐患自适应分类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用电安全隐患的产生原理,设置对应的电流、电压特征作为分类识别标准。利用ADASYN算法自适应采集用电设备运行数据,提取电流谐波畸变率、电压不平衡度等用电设备运行特征。构建RF分类器,确定当前用电安全隐患类型,实现用电安全隐患的自适应分类识别。通过与传统识别方法的比较,优化设计方法的精准率、召回率和平均F值分别提高了0.016、0.01和0.013,具有更优的识别性能。

    2024年12期 v.40;No.380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基于多时间尺度和VR的输电线路涉鸟故障无人机巡检方法

    刘维刚;刘新民;赵文瑞;孙国龙;高伟;

    电力需求的增加使输电线路覆盖范围逐渐扩大,故障发生概率也随之攀升,尤其是涉鸟故障。产生的鸟粪、鸟巢等的增多可能导致线路出现短路或短路故障,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提高涉鸟故障判定准确率,保证输电线路稳定运作,提出基于多时间尺度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输电线路涉鸟故障无人机巡检方法。依据鸟类活动规律划分多时间尺度,以此为基础,应用无人机获取输电线路图像,并对其进行匹配处理。应用VR技术构建输电线路三维虚拟场景,加载涉鸟故障特征集合,衡量其与虚拟场景之间的相似度,判定涉鸟故障的具体类别与位置,生成告警信息,从而实现输电线路涉鸟故障的巡检。实验数据显示:应用所提方法获得的输电线路巡检图像匹配代价最小值为2,涉鸟故障判定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结果,充分证实了所提方法巡检效果更佳。

    2024年12期 v.40;No.380 255-258+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电网二次设备物联网云边协同体系研究

    朱淞嵩;孙世明;刘超;邰淳亮;马明明;

    为了丰富电力物联网的计算资源,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提出电网二次设备的云边协同体系,结合云数据计算与边缘计算,以解决边缘集群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差分人工蜂群算法并应用到云边协同的资源调度,引入差分修正的思想并利用已知的最优解为蜂群搜索提供参考,增加原有搜索空间中的搜索密度,解决资源调度的多目标等问题。对电力终端计算任务卸载执行时延进行优化,应用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BBO)算法的任务调度进化算法,合理分配时隙长度,减少传输时延。实验结果显示,所提云边协同体系在任务数达到500时,负载均衡度低至0.07,任务调度平均时延不超过1 s。

    2024年12期 v.40;No.380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线损异常检测

    黄文栋;王德辉;刘明昊;许卓佳;杨溢儒;

    随着能源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配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配电网线损率是电力公司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异常线损诊断不准确是电力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异常线损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配电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联合神经网络预测线损和负荷,实现对所辖变电站异常线路的检测。利用某市供电公司管辖的配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模拟试验,并设计多组比较实验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异常线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264-26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基于决策树驱动的电力营销系统用户需求侧响应系统设计

    黄鑫磊;王海龙;薛建德;陈晓云;

    为了实现用户需求侧响应的有效管理,设计基于决策树驱动的电力营销系统用户需求侧响应系统。利用AT89C55控制芯片结合计量设备完成电能数据的感知和采集,通过网络层将采集数据传送至应用层;应用层通过以ATmega2560芯片为核心的用户需求响应控制器,控制用户需求侧响应,同时该控制器通过电力积分生成的模式,使用户参与负荷控制;并且基于决策树驱动的分类用电用户获取异常用电用户后,基于粒子群的细粒度优化用户需求侧响应,保证用户侧供需平衡,实现用户需求侧响应控制,并将控制结果传送至交互层。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具备良好的用电异常用户筛选效果,可准确获取用户侧的用电异常用户比例结果,可呈现用户需求侧响应程度、用电结果、负荷变化情况等。应用后,用户需求侧平均响应容量均达到1.5 MW,满足标准要求。

    2024年12期 v.40;No.380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7K]
  • 基于改进阻塞判别算法的物联网安全风险溯源方法

    高山;张涛;杨海彬;

    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内置Web应用、数据库等存在安全漏洞,但可溯源的安全风险种类较少、漏检较多。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改进阻塞判别算法的物联网安全风险溯源方法。基于流量采集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设计由实时监控模块、数据拦截、上链模块以及链下可信平台模块构成的物联网接口数据采集平台,进行了应用程序接口的深度协议分析。基于改进的阻塞判别算法,构建物联网应用程序编程(API)接口可用性风险分析模型,进行API接口可用性风险分析。搭建API接口数据流转安全风险溯源平台,完成物联网安全风险溯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达到91%以上的溯源准确率。

    2024年12期 v.40;No.380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结合改进FsO和模糊决策树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分类

    陈华玲;庄绍燕;蔡守玮;

    随着病人数量的不断增长,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也在不断膨胀,对其进行有效挖掘是医生有效诊断的关键。基于此,通过提出改进的按照时间排列文件的起泡排序(FsO)算法,并在实际分类中融合模糊决策树(FDT),得到IFsO-FDT,实际验证其性能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IFsO-FDT与其他分类模型比较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准确率最高达到了98.14%,在4个数据集中都表现良好。其更为适应乳腺癌数据集,分类准确度均超过了90%,适应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是最高的,分别为0.80和1.03。综合来看,IFsO-FDT具备更高的分类精度,在实际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分类中具备重大的应用价值。

    2024年12期 v.40;No.380 27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 基于EEMD滤波的燃气管网泄漏点次声波定位方法

    郑泽明;曾繁科;

    在发生泄漏后,由于燃气管网信号微弱,经常会淹没在嘈杂的环境内,无法准确定位。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析(EEMD)滤波设计燃气管网泄漏点次声波定位方法。计算所有分量的距离,获取泄漏点次声波信号的采样过零率,对其进行傅里叶的分帧转换,将时间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分量,基于EEMD去噪方法提取燃气管网泄漏点数据特征。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定位燃气管网泄漏点,设置此时信号频率的限制条件,根据不同的燃气管网材料建立泄漏点次声波定位误差最小化模型,设计次声波定位算法,得到燃气管网泄漏点次声波定位结果。由实验数据可知,在钢管、PE管、PVC管3种管道材质下,燃气管网泄漏点次声波定位误差的减小值分别为10%、8%、7%,可见该定位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定位结果。

    2024年12期 v.40;No.380 28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 基于ID3决策树在Android系统异常恢复中的研究与应用

    解正梅;苏永辉;

    提出一种基于ID3决策树的Android系统异常智能恢复方法。选取市场及测试中发现的典型系统异常问题作为样本,结合专家诊断结果,训练出合适的决策树。当发生异常时,系统将分析异常堆栈信息,提取有效关键字,匹配系统中的决策树,根据匹配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实例验证,该方案可有效地恢复系统异常。

    2024年12期 v.40;No.380 285-287+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基于优化重启树的继电保护设备多变运行工况智能恢复方法

    黄佳胤;

    由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组件重启核心检验周期较长导致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工况恢复时间较长,拒/误动概率增加。为此,提出新的继电保护设备多变运行工况智能恢复方法。提取多变运行工况高阶信息和低阶信息,考虑设备运行环境、运行状态修正系数,计算设备拒/误动概率,判断是否需要执行重启恢复操作。以优化重启树为核心建立继电保护设备智能恢复机制,确定故障组件重启方案,结合递归恢复理念,完成设备多变运行工况智能恢复。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后,继电保护设备在多变运行工况下的恢复时间仅为49.82 s,为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周期性健康程度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12期 v.40;No.380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技术交流

  •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电力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设计

    吕庆真;陈明;孟建;于文洁;王永昆;高岩;

    在设计电力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时,目前方法存在响应效率低、信息融合能力差、并发性能差和延时高的问题,因此引入多元信息融合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力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硬件结构设计了用户登录模块、资源信息模块、事件预警模块、物资查询模块、维修检测模块和调度衔接模块,六个功能模块协调配合工作,增强电力多元信息融合效果。软件部分通过用户登录程序连接终端设备与云计算数据中心,获取电力应急信息;利用信息查询程序完成功能模块参数设置,查询电力应急事件;在调度衔接模块下,设计信息融合程序实现多元电力应急信息融合处理,由此完成电力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响应效率高、信息融合能力高、并发性能好、延时低。

    2024年12期 v.40;No.380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衰减补偿下的供电所计量异常数据采集终端抗干扰设计

    谢瀚阳;江疆;杨扬荣;冯瀚;陈颖璇;

    目前,供电所计量异常数据采集终端的抗干扰方法在面对脉冲或窄带干扰时,很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存在混合干扰情况下,传统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衰减补偿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供电所计量异常数据采集终端抗干扰分析方法。建立衰减补偿拓扑结构,计算电力线路中父节点电流;使用波导补偿方式实现对光纤衰减环境的补偿;通过启发因素确定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信息素浓度;利用方向因子和蚁群算法建立异常数据采集终端抗干扰体系;由异常数据采集终端中的信号采集装置完成异常数据的监测与录入,实现抗干扰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通过混合干扰分析降低损耗,抑制99%以上的干扰信息,提高异常数据的抗干扰能力。

    2024年12期 v.40;No.380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基于时间序列提取的数字化配电网异常检测方法

    周亮;毛峻青;

    针对配电网电力数据异常会直接导致电力网络运行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时间序列提取和维诺图异常检测(VOD)的数字化配电网异常电力数据检测算法,通过改进的分段线性表示(PLR)完成配电网电力数据降维和编号,并结合VOD实现电力数据异常检测。提取配电网电力数据时间序列后,正常序列和异常序列的关键点分别有28个和26个,正常序列和异常序列的缩减程度分别为13%和12%。对配电网电力额数据异常点检测表明,点序号6和18为异常点,相应样本序列段分别为120~162和312~348。所提出的数字化配电网电力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其能预测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异常。

    2024年12期 v.40;No.380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电力系统暂态干扰引起变送器失真故障分析

    黄丹仪;刘海波;

    针对电网发生扰动或故障等非稳定运行时易造成机组轻微过度调节的问题。根据相关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通过比较变送器模拟量输出与机端直采值,指出传统的电磁式功率变送器因暂态稳定性差、响应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弱等不足导致输出失真的问题。同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提高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意义重大。

    2024年12期 v.40;No.380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一种隐私保护机制的POI推荐模型分析

    邓玉洁;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和提升位置网络中推荐服务的水平,提出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兴趣点(POI)推荐模型。在原始数据中随机加入隐私保护机制,从而防止攻击者使用推荐结果攻击用户。每个用户的数据通过隐私保护机制处理及遵守相关法律约束后上传到远程服务器,并通过推荐模型分析数据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当扩展半径为2时,所提隐私保护模型准确率为0.762,较2种比较模型分别提升了0.026和0.009。该模型对位置网络中用户推荐时数据隐私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2024年12期 v.40;No.380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 《微型电脑应用》征稿启事

    <正>《微型电脑应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创立于1985年,江泽民学长为期刊提写了刊名。本刊致力于传播科学精神,服务民族振兴,是学者切磋学术的窗口,更是广大科技爱好者交流成果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展示源于科研与应用第一线的科学成果,本刊特向您征稿。稿件要求如下。一、稿件必须符合党和国家对于出版物的要求。二、稿件应该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数据、图表必须可靠准确,引用的公式和结论必须给出出处,不得存在文字或内容的伪造、剽窃及抄袭等现象。三、稿件应具有科学性,能反映目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先进理论、应用研究、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

    2024年12期 v.40;No.38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调价通知

    <正>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持续扩大,本刊稿源剧增,每期的页码已达316页,因而编辑部决定对《微型电脑应用》(月刊)单价稍作调整,从2025年起每期定价调整为25元,全年12期,共300元。特此告知。本刊邮发代号为4-506,请读者到当地邮局订阅。

    2024年12期 v.40;No.380 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微型电脑应用》2024年总目次

    <正>~~

    2024年12期 v.40;No.380 31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 欢迎订阅《微型電腦應用》期刊征订单

    <正>《微型电脑应用》(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协办的,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信息科技类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每月20日出刊,国际刊号:ISSN1007-757X,国内刊号:CN31-1634/TP。本刊为大16开版面,栏目有:专家论坛、基金项目、研究与设计、教育探索、开发应用、技术交流等。

    2024年12期 v.40;No.380 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