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轶彬;李小勇;
分布式文件系统能够解决日益增加的海量存储需求,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KFS就是一款优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介绍了KFS的架构以及一些实现细节,并对其读写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2011年12期 v.27;No.224 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周超;薛漫天;
多变量非方系统不仅具有多耦合性,还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即输入输出不等。针对工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非方系统的解耦问题,结合内模控制理论,采用矩阵论中的广义逆方法设计解耦控制器。通过采用将原系统求广义逆以后产生的不稳定极点分离出来的方法来保证系统的内部稳定性。最后通过设计滤波器来保证系统的正则性和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跟踪迅速,动态性能良好,并且实现了系统的完全解耦。
2011年12期 v.27;No.224 5-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龚代圣;杨栋枢;王文清;杨德胜;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是供电企业信息系统运维的重要工作,其中关键的一项就是对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进行分析评估,这对于信息系统运行可靠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影响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原理引入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模型,为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研究提供模型和方法的支撑。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模型评估结果比较客观合理。
2011年12期 v.27;No.224 9-1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王海军;乔烨;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无线电波信号的预测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的无线电波信号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表明,这种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模型比单纯的RBF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运行更稳定。
2011年12期 v.27;No.224 13-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 何晨亮;施亮;
为了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实施云计算和虚拟化势在必行。将传统的PXE与虚拟技术相结合,放置在企业的私有云之中,并通过对几种镜像生成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从而选出了一种适合企业的新应用模式。这种新的PXE应用模式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大量的减少了时间和精力,并且更具安全性和灵活性。通过使用这种方法,企业员工在使用的设备和系统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同时IT部门也可以更好地开展协作和创新,更快地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更加高效、灵活地提供技术和服务,值得借鉴和推广。
2011年12期 v.27;No.224 15-1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郭慧;刘忠宝;赵文娟;
分析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在泛在传感网络高层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的层次结构。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为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1年12期 v.27;No.224 18-19+2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佘正炜;钱松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数量急剧增加,对于这些网络评论的倾向性分析是网络舆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了对网络评论的倾向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舆情文本倾向性分析算法,使用神经网络训练的方法构建了较好的情感词倾向值词典,对网络评论的倾向性预测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对算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同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舆情文本倾向性分析系统框架。最后通过实验进行测试,证明了该系统能够达到较好的准确率。
2011年12期 v.27;No.224 20-23+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 司先平;管燕萍;
分析包括MD类、SHA类、ECC加密、ECC认证以及哈希链等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并权衡安全性和时空等因素,提出了扩展哈希链的概念。最后在MICAZ节点上,基于TinyOS和TinyECC椭圆曲线密码库,对上述算法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扩展哈希链的优势。同时,通过硬件实验探讨了扩展哈希链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的适合长度。
2011年12期 v.27;No.224 24-2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马潇雨;
对校园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和流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研究了校园的教学方式的巨大的变化,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对流媒体技术和校园教育进一步结合进行了设计;借助校园的网络基础,生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资料,从而扩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增进教师和学校间的互动交流,方便教学管理者更科学地管理教学业务。
2011年12期 v.27;No.224 27-2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 李贞培;李平;
针对将图像轮廓分段,并对每段轮廓单独进行或对所有段轮廓同时进行轮廓跟踪的需求,提出了基于链码和多线程的图像分段轮廓跟踪方法。对基于链码的图像轮廓跟踪算法进行改进,使之能应用于基于多线程的图像分段轮廓跟踪方法中。以面向对象的观点,将轮廓跟踪操作封装成类。一段轮廓的跟踪对应一个线程和一个轮廓跟踪类的对象。应用表明,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图像分段轮廓跟踪的问题,不仅可以灵活的对整个轮廓中所关心的某几段或所有段进行跟踪,而且各段轮廓的跟踪过程能够相互通信,跟踪速度快、效率高。
2011年12期 v.27;No.224 30-32+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沈浅;
目前,协同过滤技术是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对推荐对象没有特殊的要求,能够处理非结构化的复杂对象,然而算法中普遍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可扩展性问题影响了算法的推荐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原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了的算法基于平均差分的组合推荐算法,这个组合算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有算法的问题,提高了推荐系统的质量。
2011年12期 v.27;No.224 33-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张原;勾潇薇;孙磊;
为了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稳定性,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的齿隙非线性问题,从动力学的角度对其产生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并建立弹性作用力模型;通过机理分析法,对单电机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其采用角差反馈控制法来减小齿隙非线性对系统性能的不良影响,并检验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双电机驱动系统模型,考虑其电机的同步控制问题,最终进一步设计了关于双电机的差速补偿控制消隙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方法在控制系统消除齿隙方面的可行性。
2011年12期 v.27;No.224 36-38+4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赵小永;赵政文;
基于相关性算法对情感数据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情感分析的定义和所用到的技术,以及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了3种相关性算法,并用简单线性相关性算法,实现了对情感数据相关性的分析和验证。最后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011年12期 v.27;No.224 39-4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范书义;李岩;孟晨;
针对目前XML文档的两种解析方法SAX和DOM各自的特点,探讨了在哪些情况下适宜将两种解析方法结合应用对文档进行解析,并给出了SAX和DOM结合应用的一般方法,最后对单纯采用DOM和两种方法结合解析XML文档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SAX和DOM结合使用,在解析大XML文档时,可以极大地提高解析程序的性能。
2011年12期 v.27;No.224 42-44+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李睿;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科学计算软件适当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同时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是有积极作用。从分析以Matlab软件为代表的科学计算软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着手,辅以在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典型实例进一步阐明。同时,根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如果对科学计算软件使用不当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2011年12期 v.27;No.224 45-4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章志成;敖永红;
提出了一种基于SCORM内容聚合模型的网络课程系统,该系统在深入分析了基于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资源包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以Blackboard平台导出的课程资源包为例,利用XML技术读取资源包信息,实现了导出课程资源包的网络课程再生成,为解决网络课程资源共享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2011年12期 v.27;No.224 47-5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王博;曾温特;
在Internet移动机器人遥操作系统中,网络本身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系统性能和用户操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轨迹分布模式的方法,能对用户意图进行建模和识别,利用网络机器人的本身的自主性削弱网络不确定性给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出用户的控制意图,并根据识别结果自主执行用户期望完成的任务,从而改善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和机器人接受用户操作的表现,提高了遥操作系统的效率。
2011年12期 v.27;No.224 51-52+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 王霞俊;
VTP技术是Cisco开发的集中管理VLAN的技术,能极大的简化全网VLAN的配置管理,具有配置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学习的特点。对Cisco VTP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用一个实例进行了实验验证。
2011年12期 v.27;No.224 53-5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林钢;金强;李雨;
以1000MW机组20:1FMT为例,应用相似模化原理,确立了FMT各参数和实际脱硝反应器各参数的对应关系,然后分析对比了冷模装置中塔式和П型布置的烟道,并给出了各自的技术改进方法。在建设完成可用于实验的冷态模型后,在两个冷态模型上分别进行了第一层模拟催化剂上表面混合气体速度分布测量、示踪气体浓度分布测量和冷态模型压力损失实验,最后进行了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的速度分布、浓度分布和压力损失均达到目前的工艺要求,且П型烟道优于塔式烟道。
2011年12期 v.27;No.224 57-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刘昕;
P地址空间不足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况下,IPv6应运而生。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中的动态NAT-PT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在H3C路由器上用两种技术实现了IPv6之间的互通。
2011年12期 v.27;No.224 61-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邢素萍;王健南;
简述了JAVA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事件处理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个包含命令按钮的实例说明了编程基本原则。
2011年12期 v.27;No.224 63-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